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望小盛静娜
望小盛静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2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前找准切入点提问,引导学生初读感知

(2023-12-25 08:58:46)
标签:

杂谈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他还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好的提问设计应该生发于学生的“自由的生活”,应该“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在阅读语篇之前,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建立起阅读文本与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联系,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引发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强烈探究的需要,让学生在无痕的环境中自然地走进文本阅读。

1.归纳性提问,揭示文本话题

教师要从教材出发借助图片、实物、视频等手段,提出聚焦话题中心的一系列问题,迅速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情境图式,并顺势而为地引出文本话题,唤醒内心的阅读动机,引发学习愿望。

《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出自于著名的安徒生童话。本课在引出话题前通过微视频呈现了《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姑娘》等经典的童话,并提出以下问题:

1What is the vedio about? 视频使关于什么?

2What kind of story is it? 它是一个什么故事?

3Do you like Andersen’s fairy tales? 你喜欢安徒生童话吗

4What other famous Andersen’s fairy tales do you know about? 你知道其它

有名的安徒生童话吗

通过聚焦话题中心的提问,文本话题的导入自然、有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阅读的话题内容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回顾性问题,建立生活联系

教师要提出学生通过已有阅读经验,唤醒生活和情感体验,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能够获得直接答案的问题。这种回顾性问题,能紧扣话题,巧妙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迁移,开启学生思维大门,引发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期待心理,增强学习动机。

例如,在揭示本课使教授安徒生童话这一话题之后,紧接着出示图片,提出以下问题:

(1)  What is today’s story about? 今天的故事是什么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king? 对于国王你了解多少

通过激活学生对国王记忆的提问,顺利实现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为阅读的下一环--推进故事理解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