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级小课题研究申报表及研究方案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

(2022-10-21 08:05:34)

蓝田县教局教学研究室

20222023学年度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申报表

小课题

主持

马隽

学科

五大领域

学历

本科

职称

二级

      工作时间

2017.08

手机号

15829281707

工作单位

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幼儿园

新浪博

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3788399372

 

 

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

——以建构区为例

 

 

 

其他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支冬锦

二级

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幼儿园

杨晓茜

未定级

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幼儿园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教研员(签名)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背景、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分工、成果预设等,字数不低于3000字)

 

一、课题研究背景

建构区活动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和各种动作技能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建构区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广泛的教育作用但在幼儿园的建构区游戏中,往往因为诸多因素: 建构材料不足、建构场地受限、教师指导不当等而影响了建构游戏的开展,使得建构活动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达不到良好效果。那么在幼儿的建构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合作交往,以此来更好的开展建构区游戏活动。

二、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1.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区域活动( area activities ),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当时美国正流行“开放教育”,对国内的影响比较大。在我国,该概念更多地称为“区角活动”。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2.建构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贯穿于幼儿整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对幼儿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按教育作用可将游戏分为角色、建构、表演和规则。建构是指幼儿通过有意识的对材料进行建构,从而反映其周围生活或者其预期的生活,最终在游戏过程中实现其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游戏活动。建构游戏和其他游戏相比,更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可以通过建构来反映其生活的环境。幼儿在建构过程分别会经历物品建构、认知建构、社会建构这三个过程。物品建构即对可见的实物进行建构;认知建构是在建构之前幼儿的建构计划;社会建构则是通过对材料的建构促成其人际关系的形成。    

3.合作交往:

皮亚杰认为如果用成人之间合作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那幼儿之间发生的合作交往行为就不算真正意义的合作交往行为。但是,幼儿合作交往行为的不成熟性并不能掩盖其发生并发展合作行为的事实。幼儿合作交往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幼儿,为实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并合理分工,最终使个人目标与共同目标同时获取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三、课题研究价值分析

1.理论意义

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众多心理学专家都热衷于对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对与幼儿合作行为相关的方方面面也都开展了研究,但是,却忽视了研究对幼儿合作行为产生影响的建构游戏。因此,本研究以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幼儿园为例就建构小、、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小、、大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展开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给出相对科学的教育建议。最终,此研究结果可以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提供理论参考,更甚者,可以供其他研究者借鉴,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

2.实践意义

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通过观察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合作交往行为,记录并分析其中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幼儿制定计划,在以后的建构中加以实施运用,以促进其合作行为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教师对建构、幼儿合作交往行为的认知以及教师在组织建构过程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行为时存在的问题,对认知不足或者不够全面的教师加以强化,对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建议,以此提高教师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行为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可以增进幼儿之间以及师幼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的过程中加强幼儿的规则性认知,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行为,减少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增进幼儿之间的友好感情。根据调查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为教师提出准确把握幼儿个性特点及正确介入幼儿建构游戏的合理建议,使教师加深对幼儿的了解、认识并且在幼儿建构过程中正确把握合适的介入时机,从而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

四、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对本园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的实地调查,了解本园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的开展的现状,包括幼儿教师对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的认知和态度;

其次,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背后的原因;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的指导策略

(二)创新之处

    本研究为幼儿园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选题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区域活动现状调查研究的不足,选题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材料对本园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开展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提出教师的指导策略,使得本研究中的问题、原因、策略的提出具有了某种新意。

五、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制定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观察法实践调查建构园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从而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使教师加强自身认识的同时学会把握好介入建构游戏的时机和策略,加强幼儿之间和师幼之间的更好互动,发挥建构游戏对幼儿合作交往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六、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蓝田县三里镇中心幼儿园小、中、大共计70名幼儿。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本文通过查找阅览国内外先进的文献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标准。主要查阅中国知网(CNKI)上有关幼儿建构游戏和幼儿合作行为的期刊、论文资料,并将其作为重点加以分析,从中提取出重要信息为本文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实地观察,如实记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具体表现,为本次研究提供事实资料,确保本次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3.调查法:本园大中小三个班级共计70名幼儿为调查对象,有目的、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分析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成因。

4.问卷法:开放式问卷又叫无结构型问卷,是问卷设计者提供问题由被调查者自行构思自由发挥,从而按自己意愿答出问题的问题题型为主。本文采用开放式问卷,对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的合作行为以及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主要涉及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幼儿合作行为以及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认知情况和重视程度。

5.访谈法:通过对教师访谈,和家长聊天、谈话、家访、召开家长讲座等方式,了解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成因。通过和教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谈话,了解他们关于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理解和看法。

    八、课题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229月--202210月)

1.选定课题,申请立项,成立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2.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国内关于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的探究结果,进行关于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好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

3、制定《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

(二)研究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3年5月

1、通过初步调研,了解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现象,深入了解现状问题。

2、通过各种调研方式,积累各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并做好每一阶段的记录,留好相应的研究资料。

3.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并及时记录研究内容。

4.探索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证实其可行性。

(三)分析、总结阶段(20235月--20236月)

整理、归类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研究结果,按时完成论文定稿,撰写结题报告,提交结题申请书

    研究分工

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负责课题总的设计,负责课题的调研,统筹课题的整体运作,提供给组员开展此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一切帮助。

本课题研究组员,负责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撰写各种报告及相关论文。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课题的会议记录等工作。  

十、成果预设

关于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指导策略的研究——以建构区为例这一课题,结合本园实际,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等一系列方法,通过科学、完善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以此来更正农村地区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出现的思想误区,并不断增强幼儿老师的专业化水平,真正的用行动为可爱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教育的蓝天,让每个幼儿能够在游戏和快乐中度过他们的童年,度过他们的幼儿园时光

(可以续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