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2025-11-16 18:37:34)
标签:

转载

张掖山西会馆位于大佛寺边上,那时候参观需要从大佛寺进出,本身的大门不开。该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山西客商集资将关帝庙改建而成。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从会馆的后小门进出。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首先看到的是大殿和后楼。飞檐走壁,精美砖雕。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主殿外拜殿建筑椽枋上的堆金粉彩三国人物绘画,需要放大了欣赏。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献殿连着大殿,没有间隔。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改建为山西会馆,修建费用都由客商募捐。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大殿前挂匾:乃大丈夫。大殿面宽3间,卷拥顶,前据下额仿上雕有奇花异草,殿角为砖砌方柱。殿上建后楼3间,歇山顶。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大殿内前厅构造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大殿立有关公坐像。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献殿前一对石狮子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建筑从山门到大殿门为东西向中轴对称式。最前是山门5间,两边砌八字墙。山门后为戏楼,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柱,装饰精笑。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勾心斗角的建筑形态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钟鼓楼之间竖有3间牌坊,宽8.3米,高约10米,歇山顶,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木牌坊上悬:威震华夏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钟鼓楼如双峰对峙,边宽5米,两层正方形,四面坡攒尖顶。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整个建筑气势雄伟,结构严谨,风格独特,建造奇巧,素有“三不见”之说,即站在山门上看不见牌坊、大殿和后楼。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戏楼,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柱,装饰精笑。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戏楼这里,更多的是多彩的木雕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处处可见做工精美的砖雕、石雕。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戏台两侧的看台,看台后面均有壁画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戏楼南北两侧各有看楼7间,东西长21米,架天桥与戏楼相通。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会馆将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院落群体。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顺便参观靠近关帝庙的大佛寺金塔殿,始建于魏晋,唐代铸金塔置其上,台下有舍利密室,时称“金塔古台”,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现建筑系清代风格,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复合式多样型屋顶,前带卷棚,殿高约八米,仍建于1.8米高的方台之上,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殿内陈列明正统六年所铸三世佛及新塑迦叶、阿难等塑像。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转载]甘青环线35:张掖山西会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