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2025-05-29 14:51:35)
标签:

转载

庆元是中国廊桥之乡,境内溪流纵横,山高水急,如今仍完好地保留着90多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是全国廊桥最多、最集中的县,素有“古廊桥天然博物馆”和“廊桥之都”的美称。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庆元也是浙江革命老根据地县,从1933年至1949年解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挺进师、闽东红军独立师和闽北红军独立师等先后进入庆元,在青山绿水间,乡村的古道廊桥上,留下了革命前辈的足迹和烈士的鲜血。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五大堡乡蒙淤村距县城15公里,县城至五大堡必经之地,交通便利。蒙淤大多农户房屋坐落在庆元通往景宁的省道两边,由蒙淤、桥头汇、野猪窝3个自然村组成。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1934年8月26日,由粟裕、刘英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寿宁进入庆元境内,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红军运输部队在濛淤桥头遇上了欲抄近路赶超红军主力的国民党保安连。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就在这里,面对悬殊的实力,红军运输队急中生智,以暗语沟通,对不明情况的敌军发起突袭。听见枪声的红军主力部队随即返回支援,两头夹击,敌军溃不成军,弃枪而逃。在这场激战中,红军最终取胜,击毙敌军保安连军官1名、士兵多名,抓获多名俘虏,缴获枪支弹药若干,红军方面也牺牲了2名战士,多人负伤。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经此战斗后,先遣队继续扫清沿途堵截的敌人。如今这里成了红色景点,当地有关部门在濛淤村中心建立了濛淤红色纪念公园。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濛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至元年间,虽然久废,但在明嘉靖五年,邑人叶亨重建了这座桥。然而,好景不长,桥后来因水灾而损坏。嘉庆十四年,邑人吴昌兴再次倡导重建,直到1986年进行了重修。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不幸的是,1995年桥不幸失火被焚,2011年得以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濛淤桥就是那时重建的。濛淤桥长约35米,宽约4.5米,拱跨约28.2米,拱高约8米,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1995年的火灾,该桥错失了荣升国保的契机。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进入桥内,梁上书画都比较新。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新的桥工整而坚固,只是少了古桥的古拙韵味。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这座木拱廊桥,桥头一侧连接崖壁小路,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桥头的寺庙,少见香火。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桥头有匾:利涉大川。“利涉大川”字面意思是“有利于渡过大河”,但在《周易》中,它更多被用作一种比喻,象征着克服困难、把握机遇、成就大事的能力。它强调在险境中主动出击,利用优势,化险为夷。[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村里红色景点的标志性建筑“浙江庆元革命老根据地县纪念碑”高高伫立在山坡上,碑高13.26米,碑身刻有庆元革命简史和红军庆元战役图。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离开五大堡乡蒙淤村,来到14公里外的西洋村。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西洋村的兰溪桥是一座国保廊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桥全长48.12米,宽5米,距河床高9.4米,拱架外观呈八字形。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兰溪桥也是一座巨大的木拱桥,其实兰溪桥原本并不在这里,原址在下游的兰溪桥水库储水区内,1984年修建水库时按原貌迁建于此。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迁建的兰溪桥,不仅依然壮观,还巧妙地将公路与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的国保建筑西洋殿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处新的桥庙结合的景观。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卯接组合而成,具有抗压、抗弯、抗侧移等功能,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大块鹅卵石桥面,木质长廊彰显古人的工匠精神。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两侧设挡风板三层,依次叠垂状如桥裙,古朴典雅,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桥廊两侧留有开孔,方便欣赏外面的风景。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中亭木板有绘画。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梁上有当年建桥募捐者的记载。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来到廊桥另一侧。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可见两头款式都是一样的。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该桥犹似飞虹,巧妙地把西洋殿与公路连接在一起。清光绪翰林庆元知县丁良翰有诗:“兰溪桥下水,夜去水滔滔;有客倚焉宿,此生胡大劳;一官羁薄禄,万不付醇醪;久欲归田里,慈亲岁月高。”
[转载]春走华东51:庆元濛淤桥·兰溪桥


0

前一篇:[转载]小满
后一篇:[转载]芒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