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月芳斋
月芳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6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025-02-03 08:25:50)
标签:

转载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


    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由文物展馆区、小雁塔以及荐福寺为核心的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西安博物院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以千年古塔园林式遗迹休闲景区以及古都西安现代型历史博物馆而闻名。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3月31日开始对外免费开放。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属于唐代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基本陈列以“古都西安”为主,专题陈列“宝相庄严——佛教造像艺术陈列”“天地之灵——古代玉器陈列”为辅。
   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2007年5月18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3月31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3.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一710年),是唐代长安城中荐福寺的佛塔,本名荐福寺塔。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4.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5.博物馆中庭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6.在地下一层有历代长安城的模型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7.唐代长安城的模型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8.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9.隋文帝开皇二年的长安城模型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0.基本陈列--千年古都


     “千年古都”部分,以“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安”为章节,集中反映历代都城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在模型制作方面,特别突出了隋唐长安城,同时还制作了汉长安城、宋元城、明清西安城的模型等,突出了对城市发展史的展示。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1.西安地区都城变迁图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2.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3.都说秦砖汉瓦,看看秦瓦当是不是也很精致?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4.陶水管道  战国、秦代


    2006年出土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约500米处的战国秦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中。所陈列的是从其中一组排水管道中采集的。当时发掘出两组排水管道,每一组皆由三条圆筒形陶水管套接而成,水管道横剖面呈“品”字形,即下层铺设两条,上层铺设一条。陶水管道单节长0.57—0.58米,一端粗、一端细,粗端直径0.32米、细端直径0.23米,壁厚0.08—0.1米,外表饰绳纹、内壁为麻点纹、泥条盘筑。非常了不起的技术呀!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5.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6.汉长安城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7.有图有真相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8.见到了造型别致的汉瓦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19.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0.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1.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2.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3.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4.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5.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6.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7.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8.


[转载]【蓝色的海星40】西安博物馆
29.龙纹空心砖 汉代


    砖体长方形,中空。正面纹饰构图采用“喜相逢”格式,以璧为中心,双龙回首顾盼,前爪拱璧。璧的上方和龙的足下各有一对叶形云纹;璧的下方和龙背上方各有一灵芝草。整个画面,满而不乱,多而不散。流动的云纹,充满生机的灵芝草,祥瑞的玉璧和游龙,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二龙拱璧图”。璧为中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在战国以后的礼仪活动中,玉璧是用于祭天的礼器。两侧以爪托璧的双龙是通天神兽,其形态是典型的汉代走龙。


    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