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东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对汉代丧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汉代陶石艺术中没有生命消亡的阴影,而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它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朱雀·铺首石墓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东汉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铺首墓门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王孝渊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66年四川郫县犀浦镇二门桥出土
王孝渊碑,也称为“永建三年碑”,刻于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此碑四面均刻有浮雕图案或人物鸟兽,碑正面上部为图案,刻有男、女立像及跽式女像,顶部刻朱雀一只。下为隶书文字,共十三行。碑文记述了墓主王孝渊生平及刊石立碑之时日,文中还详细记载了建造工匠的姓名,这种有准确纪年、记事的汉碑实属珍贵。此碑书法质朴率意,风格奇逸。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铺首墓门
东汉
东汉
东汉
郫县犀浦 二门桥出土
“簿书碑”是由刻有文字的石碑改作的木门。在原碑面上又用粗线刻出一人像。文字为隶书,存十二行,每行字数不等。此碑记录了一批家庭财产,包括田地、奴婢、牛等,并注明其价值。这是古代被称为“咨簿”的文字记录。其撇捺分明,结体舒展流丽。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轺车·铺首墓门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轺车·铺首墓门
东汉
东汉
郫县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朱雀·铺首墓门
东汉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多姿多彩神韵俱佳的陶塑艺术
以俑陪葬的习俗在我国汉代大量出现,东汉陶塑多为双模印制,也有塑制和捏制而成的。东汉晚期至蜀汉是四川陶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不仅数量猛增,形体增大,而且制作精美,并多加彩绘,尤其是贴塑技法的广泛运用,这在其它地区极为少见。四川东汉陶俑以其生活气息浓郁、姿态活泼生动、造型夸张浑厚而著称全国。
石牛石马
东汉
东汉
东汉
汉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庖厨俑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盛世之音-乐舞俑
歌舞升平,彰显盛世气象,汉墓中出土最多的当数乐舞俑。乐舞俑着力于神韵的刻画,说唱俑体态生动多姿,面部表情幽默风趣;舞蹈俑长袖飘拂,含笑起舞。这种浪漫抒情的表现称为四川陶俑的突出风格。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 [转载]川西环线08:川博·汉代陶石艺术(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庖厨俑
三国
汉
陶屋
汉
双流出土
东汉
东汉
汉
东汉
汉
遂宁出土
成都天回山崖墓
东汉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