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挚友_新浪博客
外部:
只有中国人称之为“金色大厅”,奥地利人叫它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
是新年音乐会、宋祖英、郎朗等因素,炒热了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看着崭新的建筑,其实已有155年的历史!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角楣上有精美的雕塑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音乐之友协会建筑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来参观的多是中国人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正面街道上有许多著名音乐家的大理石地砖。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门的两侧都有音乐节地砖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舒伯特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巴赫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小约翰施特劳斯
内部:
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的独到研究心得,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于远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
天花板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花板上都是古希腊音乐之神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侧面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舞台面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 [转载]维也纳--金色大厅](//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