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2023-09-15 06:58:23)
标签:

转载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韩王庙的“三绝碑”亭)

 

被祀者生前建祠生祠”)留存至今的不多,安阳韩王庙韩魏公祠算是一处,第七批“国保”。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位于安阳东南营街路北韩王庙是祭祀宋代三朝宰相韩琦的。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金代贞佑年间毁于兵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建清两代均曾修葺。

 祠山门坐北朝南3开间,门楣上有韩魏公祠两侧门联是亦将亦相,不羞世圃秋容淡;又文又武,且翰黄花晚节香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是仪门,穿过仪门,正前方是一堵灰色砖墙算是“照壁”当年韩琦赞美安阳诗句,不过留在墙上是现代书法家的墨宝。

“照壁”正对着大殿。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大殿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覆盖,面宽3间,额有花卉彩绘悬匾三方分别为适时济物”、“诚格两宫”和“执政三朝”。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殿内塑有韩王像旁立侍人两侧对联为:“文奏祥云呈五色,身扶红日重三朝”。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还有几块匾额,器博道闳”、“社稷之臣”、“宋室柱石”、“弼亮三世”、“厚德载物”、“范富齐名”和“清风在堂”,殿内外的匾额均为对韩琦的赞誉。

据说其中的适时济物”光绪皇帝撰,“器博道闳”乃慈禧太后的。清光绪十七年(1901年)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京,路过安阳时拜谒韩王庙撰写了以上两匾但今匾均为现代书法家补书,文物价值大打折扣。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简而言之,韩琦(10081075年)安阳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也有被贬地方任职十几年相对落魄的生涯。

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难得的官僚楷模。熙宁八年(1075)逝世,终年68岁。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韩王庙与昼锦堂的建筑内外,展陈了大量的石碑、石刻,尤其是“昼锦堂”东侧的碑廊和空地上,数量相当可观,俨然是安阳市的“石刻博物馆”(先上几片,后面还涉及到)。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其中最为珍贵的数首图“三绝碑”亭内的“三绝碑”,1963年就已经是河南“省保”。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之所谓“三绝”即著名的《昼锦堂记》碑。此碑由北宋大文学家时任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撰文,此“一绝”;北宋大书法家时任端明殿大学士、尚书礼部侍郎书丹,此“二绝”;邵必时任尚书刑部郎中知制诰篆额,此“三绝”。三位当朝名人合作的作品,故世称“三绝碑”。

《昼锦堂记》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明快,脍炙人口,被收入《古文观止》而流传千古。

碑阴又刻有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撰文的北京韩魏公祠堂记》,从而也有人称之为“四绝碑”。

遗憾的是,碑亭闭门,无法一睹尊容,透过窗玻璃拍了几片,聊以自慰。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还好大殿内展出一幅《昼锦堂记》碑的拓印件,了却了些许游客的心愿。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亭内立有《荣事堂记》碑、《醉白堂记》碑、《重修宋忠献王昼锦堂记碑亭记》碑三通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韩王庙是商王庙。始建于汉魏,后多次重修,是安阳百姓为纪念商王河亶甲而建。

商王庙前有一块“商王庙碑”,因年久风化,文字多漫漶不清

商王庙碑的碑文为隶书,有千余字。碑文记载殷商的一些故事,歌颂了商王的功德。据考证,此碑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撰研究安阳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景点一位教授早年研究发表的《商王庙碑》内容刻在一块石碑悬于墙上,供游客欣赏窃以为,对于有价值而文字漫漶且无法拓印的古碑,用这种办法还原,值得提倡。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商王庙内的北墙上挂有一幅商王的画像。

墙壁上还展示有“商王朝都城变迁图”、“商王世系”内容。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昼锦堂商王庙的东侧,面积不小

如今见到的主要是几颗古槐树下数量可观的石刻、石雕。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昼锦堂是韩琦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原址不在此地南宋以后逐渐毁废。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移建到此。清乾隆年间扩建为“昼锦书院”。民国以后一直作为中学校舍。直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是安阳市五中的地盘

作为校舍,建筑太少了些。就见到在杂草丛生的院落尽头一栋窗框不全的二层楼,从游览图上看叫“奎楼”。推测,墙后可能还有建筑。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昼锦堂的大门,也就是前安阳市五中的校门,为清代建筑,硬山式面阔3间9米,进深5.5米,灰瓦覆顶,青砖砌墙。目前已关闭停用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仪门还在,挨着“三绝碑”亭。清代建筑,硬山式,面阔3间,正间开门,两侧次间为窗,青砖灰瓦。


[转载]【国保打卡】(豫22)韩王庙与昼锦堂(国7)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