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神奇的月牙泉【甘肃】

标签:
转载 |
我最早知道它,是在1995年读了名为“沙原隐泉”这篇文章,这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名文。
当时,我就为茫茫大漠中竟有这湾泉水且清澈千年不涸而惊叹不已。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一个愿望:一定要西行走进敦煌市,去看看这神奇的月牙泉。
然而,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直到2015年7月,在即将退休的前夕,我才自驾来到早已声名远播、游人如织的月牙泉,一睹它的“芳容”。当然,还有与它朝夕相伴的鸣沙山。
怀揣整整二十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鸣沙山与月牙泉,是一对孪生兄妹,它们一阳一阴,一刚一柔,刚柔相济,共同构成了一幅奇妙的自然美景。
欣赏月牙泉,要先从观赏这浩瀚的鸣沙山开始。只有感受了茫茫沙海带给人的无奈与震撼,也才能觉得那一汪泉水是多么的诡异与神奇。
这里正如牌楼横额写得那四个字:山奇水秀。所以,它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其中还不乏“金发碧眼”的洋面孔。
有沙漠的地方就有骆驼。骑着骆驼漫游连绵起伏、金光闪闪的鸣沙山,别有一番情趣。当然还有涌滑沙、滑翔跳伞等游玩项目可供游人选择。
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鸣沙山,据说有两个奇特之处:一是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这是否就是“鸣沙山”名字的来历?二是头一天人们爬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这是否是风的作用?
依我看,鸣沙山这所谓“两个奇特之处”,是沙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这里所“独有”的。鸣沙山只所以有“名”,恐怕应该归功于陪伴它度过了3000多个春夏秋冬的“月牙泉”。
据说,每到暑期,这里便是人的海洋。人们冒着酷暑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见识一下这对孪生兄妹的迷人风采。
到了此篇博文真正的主角---月牙泉出场的时候了。前面的文字和图片只是为它的正式登场亮相做一点铺垫。
眼前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处。它的周围环绕着金黄色的沙丘。在高处俯瞰月牙泉,它极像是滔滔沙海里的一叶孤舟。
月牙泉最奇之处就在于:身处大漠而能“存活”千年,长久保持着秀丽的“月牙”状态。
从古至今,有关描写或介绍月牙泉的文章已是数不胜数,月牙泉的起源、传说、赞美等文字记述是应有尽有。因此,笔拙的我,就不好意思在这里“多嘴多舌”了,还是晒晒我全方位拍得“片片”吧,我想,这可能是博友们感兴趣的。
此处无声胜有声,何必多言。“凝固的瞬间”能说明一切。
为了尽兴,我在敦煌住了3个晚上,期间,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先后两次进入月牙泉景区,细细观赏,慢慢感受,多角度记录,直到夜幕降临、皓月当空为止。
在仿唐建筑月牙阁上拍得月牙泉,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令人心旷神怡。
在月牙泉南岸有百余间仿汉唐建筑,其中,这座四层全木质结构的月牙阁是月牙泉的标志性建筑。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早在汉唐时期,月牙泉就是旅游胜地,当时这里的亭台楼阁、庙宇神台自然不少,但也早已灰飞烟灭。原来保留的一些明清建筑也在“文革”期间破坏殆尽。目前的建筑群,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建的,是现代人的杰作。
以下是1907年和2015年拍摄的两张月牙泉照片,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今昔建筑群的不同。
![[转载]神奇的月牙泉【甘肃】 [转载]神奇的月牙泉【甘肃】](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但愿这棵百年老树一直陪伴着月牙泉,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