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冷泉亭

(2022-11-16 00:50:4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冷泉亭作者:茜茜奶奶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飞来峰下游历灵隐,最是冷泉亭可人,亭枕在潺潺流淌的清溪之上。亭方双层,黛瓦叠顶,紫色立柱,清代文人有诗:“莫道炎威可炙手,云林尚有冷泉亭。”亭建于唐,原居山溪中央,早已不存。宋移建岸北侧,并建闸蓄水泄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上联:“泉从几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清末大学者俞樾对得巧妙:“泉从冷时冷起,峰自飞处飞来”。历为美谈。
          冷泉亭,虽然只是一个亭,一千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文人雅士流连聚会的地方。据说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常常携诗友同僚来冷泉亭,筵宴赋诗处理公务。冷泉亭内原有一块“冷泉亭”匾额,唐代白居易书“冷泉”二字,200年后,宋代苏轼又补了一个“亭”字。二公书法风格不同朝代不同,而其墨迹能同处一匾,堪称古今一绝。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冷泉亭记》——白居易。
          作此记时白居易已年届知天命。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他受朝廷诏命,官任杭州刺史。他一心要福祗百姓,做实事,主持修筑白沙堤,至今的西湖白堤仍是对他精神与业绩的纪念。这时的他,虽然仍怀抱一生坚持的“兼济”之志,精神已趋于冷静,崇尚古贤“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
          明代文人张岱的《西湖梦寻》中的冷泉亭却当另别一样风味: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暗樾,遍体清凉。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若蜜珀,香若莲房。
          宋人张瑞义在《贵耳集》书载,宋孝宗游灵隐寺,有僧辉相随。飞来峰前孝宗问:“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僧辉答:“一动不如一静。”孝宗后来又问灵隐寺大殿内的观音菩萨在唸什么,僧辉答:“唸观音菩萨。”孝宗疑之:“天下人唸她,她为何唸自己?”僧辉笑曰:“求人不如求己。”后人把这段禅宗公案嫁接在苏东坡和佛印身上,还把《论语》中“既来之、则安之”附会其上。
          说不尽的冷泉。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为“冷泉亭”书写的对联



[转载]冷泉亭

泉从几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飞来峰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飞来峰下摩岩石刻的佛像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转载]冷泉亭

冷 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