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作者:石刻迷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伊特鲁里亚文明范围图
伊特鲁里亚文明是伊特鲁里亚地区(今意大利半岛及科西嘉岛)于公元前12世纪至前1世纪所发展出来的文明。该文明的全盛时期为前6世纪,其后因古罗马的强盛而衰落,最后更被同化。
伊特鲁里亚语,不属于印欧语系。只有零星文字记录,但无具体成章的。采用希腊字母,但无法解读。目前能够获取的文字是从存世的近千块石碑上取得的。在罗马历史里对这些文字基本无记载,仅在部分宗教仪式里,采用了部分文字,后逐渐也消失了。在埃及发现了一块用来裹木乃伊的亚麻布上有整篇的伊特鲁里亚文字书写的文章,然而由于没有相应文字对照,依旧无法辨识。
伊特鲁里亚人认为宇宙是个十字架,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有各自的吉凶。东方为吉(东北最吉)南方为土地神、自然神西方为阴沉的地狱(西北地区最凶)伊特鲁里亚人非常宿命,认为人无法战胜自然。人有七次十二个周期,无法超越这个年限。因而对死后世界非常着迷,有来世信仰。但是他们却采用了火葬的方式,叫人非常费解。有些采取骨灰瓮形式安放,有头盔形、房屋形、人形等。有些还用石棺(集中在伊特鲁里亚地区中部及南部,TOSCANY地区),初期采用陶土制,后采用石料。棺上有盖,盖上塑人像,斜靠状,石棺上有浮雕,多记载宴会歌舞场面,或是神话故事。坟墓内有壁画,内容与石棺上相似。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夫妻石棺”19世纪出土于意大利拉齐奥大区罗马省小镇切尔韦泰里(Cerveteri)的大型伊特鲁里亚人墓地(已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切尔韦泰里当年曾是一个繁华的伊特鲁里亚城邦,也是地中海重要的港口之一。伊特鲁里亚人自己称之为Cisra,而罗马人称之为Caere,希腊人称之为Agylla,地中海另一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称之为Kyšry——如此多的名字也可见它当年在地中海各民族心中的知名度。在切尔韦泰里古墓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的“夫妻石棺”被公认为伊特鲁里亚文明的艺术杰作。
“夫妻石棺”打造于公元前6世纪后期,约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其尺寸达1.14 m × 1.9
m,在那个年代,烧制如此大型精致的陶器,殊为不易。“石棺”原为彩陶,但年代久远,彩色涂料已经褪去。“夫妻石棺”的造型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希腊雕塑,但也具备伊特鲁里亚人自己的特色。例如人像的深浮雕风格以及扁平的腿部造型,与希腊雕塑截然不同。
另外一个鲜明的伊特鲁里亚特点则属于日常生活范畴。“夫妻石棺”顾名思义,塑造了一对恩爱夫妻共同斜躺在卧榻上参与宴会的场景。而这在希腊人中是见不到的——古希腊只有男人能够列席酒宴。由此可见,古代伊特鲁里亚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更高,夫妻间的关系也相对平等,而不仅仅将妻子视为丈夫的附庸。
到罗马后,伊特鲁里亚博物馆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伊特鲁里亚博物馆位于罗马朱丽叶别墅,成立于1889年。而伊特鲁里亚文明是距今2000到3000年前伊特拉市坎人创造的古文明,在游览这座博物馆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气息。
对于他们来说,日常生活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独特的宴会习俗了。跟当时的秦汉两个朝代的跪坐姿势有所不同的是,在它们那里却认为上流社会是需要侧卧最为优雅。
而对于平民百姓或者是女人的选择上,则是用站立或者蹲着,这点对于当时其他地方的习俗来说却是大相径庭。但你也可以联想到,原来早在古老文明中,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的差异就已经存在并且还十分地明显了。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 [转载]古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杰作“夫妻石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类文物的出现,不仅印证了古代意大利人中夫妻之间女性地位较高的地位,也反映了在当时的夫妻关系的恩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