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2022-08-20 00:16:59)
标签:

转载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虞弘墓石椁是1999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出土的汉白玉石椁,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虞弘墓是中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同类的墓葬,全国仅发现三处。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石椁正面,墓室曾被盗扰,椁门早已损毁。

整尊椁竟然雕刻了足有54幅的浮雕壁画,画面内容极其丰富,包括歌舞盛宴、狩猎骑射等,无不彰显着墓主怡然自得的贵族生活。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石椁后侧

这座古墓本是双人夫妻墓,墓中的碑文记录下了这个墓主的传奇人生。他叫虞弘,是鱼国人。根据唐代《迪曲·州郡》中记载:“夔州(今理奉节县)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但是,虞弘时代的鱼国大概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2006年,专家对虞弘夫妇的骸骨做了DNA检测,推断他为西部欧亚大陆特有的族群,大概是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喀什一带的人。

而虞弘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可是相当地丰富多彩,他在13岁时就代表茹茹国(又称柔然)国出使了波斯等国家。后来在北齐文宣帝时又出使北齐,从此便定居中原,直到去世。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出行图。这幅图在墓门的左侧。单纯就画面来看,它也是表示出行,也骑着马,后面有侍者跟着,而且穿着要更华丽一些。但就是从他穿着更华丽来看,这种帝王式的服装,有人举着阳伞。好像他走了一个轮回。

下边是狮子猎牛。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下边局部,牛狮搏斗图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一幅出行图。有人牵着马准备要出发,这是上半部的画面内容。下半部有个小的画面,前半部雕刻的是马首和马身,后半部不是马尾,也没有后腿,而是鱼的尾巴。这也是当时他们民族的一种马和鱼的结合,而且马还带有双翅,可以飞翔。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上图局部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酿制葡萄酒图”
这一幅是在酿制葡萄酒。在葡萄熟了之后,要把葡萄全部采摘回来,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边,我们现在见到这些容器有圆形的,方形的、犄角型,也有长方形的,好多人在容器上边跳舞。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骑驼猎狮浮雕”
这幅,骑着骆驼的是突厥人,留着长长的头发。粟特人是短发,这在咱们史书中都明确记载。但是后来我看了几个图像,西安安伽墓,来自安国,史君墓,来自史国,都在粟特地区,都是短发,但短发的浓密和长短还略有区别。
安伽墓的粟特人头发是又浓又长,鱼国粟特人的头发就正好。在现在发现的大多数粟特人的石椁中都有突厥人的形象,这是因为突厥人和粟特人的关系不一般,他们有互相联姻的关系。

另外当时突厥在西北占有很大的地盘,粟特人要经商、要路过西北、要出使中国,往往离不开突厥人的保护,同时突厥人要收税,增加财政收入。这个图像也是表示突厥人也很勇敢,和两个狮子在搏斗,前面这个狮子已经扑上来咬住了骆驼的脖子,后面这个狮子还想从后面把主人扑下来,主人先把后边这个主要威胁消灭掉了,狗又冲向了这头狮子。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行旅休憩浮雕”
而这幅图表示他们在旅途中间,换上了帝王式的服装,坐在高凳上,腿翘起来,而且他们的发饰和胡须非常整齐,一看就是修剪过的。所以它表示是非常悠闲、非常美好的生活景象。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局部,主人手持敞口高足杯,左腿搭于右腿坐在束腰座上,仆人单脚下跪手端果盘在前伺候,乐人怀抱琵琶在一旁演奏助兴。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后来因频繁外出巡展,已造成石板边缘破损。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乘象杀狮浮雕”
这一幅是一个人骑着象,在和三头狮子搏斗。一头狮子从后头扑向了骑者,骑者手拿宝剑,回身砍向他。同时,又有一头狮子从下面往上扑上来,这时候这个狗过来把它拦住了。
在他正前方,靠上的位置,可以看到一个狮子头,狮子从正面也扑了上来,而且扑得很高,这时候,他所骑的象把象鼻子扬起来,挡住了狮子。所以无论是主人,还是骑的象,还是带的狗,都在和三头狮子搏斗。这是狮子最多的画面,非常精彩。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骑驼杀狮浮雕”
这幅图画是一个人骑着骆驼,正和两个狮子在搏斗。骆驼咬住了一头狮子,而另一头狮子直接扑向了骑者,骑者手里张弓搭箭,正在射向那头狮子。这幅画面想说明他们这个民族是非常勇敢、勇猛的,面对两头狮子都毫不畏惧。这个骆驼是个单峰骆驼,不是咱们常见的双峰骆驼。奔跑起来比双峰骆驼快。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行旅浮雕”
他骑着马,路过一个地方,手里还端着酒杯,旁边有人给他送上来很好的果实,供他享受。他的这种王冠、花边裤和上面的服装,在波斯的帝王狩猎盘上、帝王石刻上,都有。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行旅休憩浮雕”两幅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宴饮乐舞浮雕”
这是在虞弘墓中朝里的画面,就是后侧面中间,这块面积最大,内容也最丰富。画面里的房子是毡帐,屋内有榻。这上面是墓主人夫妻,这幅画的中心人物,他们前面还有侍者,有舞者。

下面这个小画面,可以看到两个狮子和两个武士在搏斗,两个武士没有骑马,是步行的武士。特别是两个狮子把两个武士的头全部吞进了嘴里,但武士没有一个倒下的,武士手里拿着两支剑,其中一支剑已经穿透了狮子的身体,要穿透那么大的狮子需要多大的力量,说明这些武士也是非常勇敢、有力的。而这些小犬都上来扑这些狮子,也是表示他们本民族的战斗生活。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局部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一个男性在一个圆毡上正跳着舞,他跳的是胡腾舞。这里摆了个硕大的酒壶。把葡萄酒杯一扔,开始跳舞,东一下西一下,好像是醉态,实际上在保持很好的舞蹈节奏,平衡感很好,所以这应该是胡腾舞。

[转载]北朝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山西博物院
这篇主要介绍石椁椁璧,下篇再介绍余者。

资料源自网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