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2022-05-08 00:17:0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杭州西湖——净因亭作者:叶老头

  在杭州西湖孤山,亭台很多,有的亭子虽小,也不怎么有名气,但有故事,净因亭就是其中之一。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600多年前的元朝,有一个叫龙山德见的日本和尚在宁波天童山参禅修行,其间,收下一名俗家弟子名叫林净因。1349年,年近七十的龙山德见思乡心切,于是乘坐了来往日本博多的元朝船只返回日本,林净因也随之前往。龙山德见回到日本后,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35代住持,林净因也随之在建仁寺任斋堂厨师。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寺院只可食素,为了帮助僧侣们改善伙食,林净因参考中国肉包子的做法,用豆沙代替肉馅,制成一种咸甜相宜的点心,林净因把它叫做“馒头”。未曾料想,这种馒头不仅热销各大寺院,还得到奈良贵族阶层的好评。据说,当时天皇品尝了馒头,赞不绝口,还把身边的宫女赐给林净因为妻。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龙山德见死后,林净因把经营的“馒头屋”交给了孩子,自己返回中国。1467年京都发生“应仁之乱”,为躲避战乱,林净因后人将馒头屋撤离到爱知县的盐濑村,同时把自己的姓也改为盐濑。战乱平定后,又重回京都开业,立屋号“盐濑”,制作销售用山芋为原料的“薯蕷馒头”很快成为京都的超人气点心,并获得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赠匾,上书“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林氏盐濑家的馒头事业越做越红火,尽管盐濑总部早已搬去东京,但在它的发源地奈良,林氏家族却从未被人遗忘。在奈良有一座“汉国神社”里,有一座专门为纪念林净因而建的“林神社”,每年4月19日林神社都会举办“馒头祭”,以感怀林净因为日本点心业所做的贡献。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谁都知道,林逋“梅妻鹤子”,终生不娶。根据林家族谱记载,林逋的父辈有兄弟四人从福建长乐迁来奉化、象山一带安家。由于林逋不娶无后,按照当地习俗,林逋的侄子过继给林逋当儿子,因为是同一血统,过继的儿子在家谱中仍以红线标注。据家谱记载,林净因就是过继给林逋当儿子的那个侄子的第六代后裔。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1986年,林净因的34代传人川岛英子为了追念祖辈对日本饮食文化作出的贡献,在柳浪闻莺公园内建立了“林净因纪念碑”,并选择孤山建造净因亭。1993年净因亭建成,川岛英子来杭参加了净因亭落成典礼。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1994年纪念碑也徙建至孤山。纪念碑有二块,一块在亭前的太湖石上,刻有:“日本馒头始祖林净因纪念碑”。著名书法家蒋北耿(1943—2019)书,沈立新刻。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另一块在祭台后侧,上刻:“林净因系浙江人,一三四九年去日本,并将中国做馒头的技术传到了日本,从而成为日本馒头和点心的始祖。其子孙称店号为‘盐濑’,勤于制馒头以至今日。为了表彰林净因对日本食品文化的贡献,以促进中日友好,特建此碑,以示纪念。日本第一馒头所盐濑总本家三十四代当主川岛英子建立,一九八六年十月。” 沈立新刻。下图拍于2015年。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自1986年起,日本盐濑总本家川岛英子会长每年都回中国祭祖,至2019年,95岁高龄的川岛英子已经第33回来杭州祭祖。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净因亭位于林逋墓与敬一书院之间,匾额为时任杭州市市长王永明题写。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亭上有楹联:“孤屿照栖霞,疏影暗香留处士;绝艺渡东海,妻梅子鹤得传人。”时任园文局长施奠东撰并书。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日本馒头老字号“盐濑总本家”,直到今天依旧是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到了日本,您也许吃过这馒头,没想到的是,这日本馒头原来是中国馒头!净因亭虽然不大,但小小的馒头见证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

[转载]杭州西湖——净因亭
  (照片拍于2022年4月18日,部分源于网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