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罕见|冯承素墓志(高清大图)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罕见|冯承素墓志(高清大图)作者:林家乐
罕 见 |
冯承素墓志(高清大图)
来源:中原书法传媒
墓志全称《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并序》。该墓志为青石材质,横、纵皆54厘米,志文28行,满行25字,共计648字。楷书,有界格。志盖篆书“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之铭”十二字。该志刻于咸亨三年(672),无撰文、书丹者姓名。2009年于陕西西安出土。
志主冯承素,字万寿,长安信都人(今陕西西安)。曾祖冯兴,周膳部下大夫;祖父冯伏,曾任隋益州通义县令。父冯英,皇朝左监门长史。据志载,冯承素历任门下省典仪、直弘文馆、典书坊录事、中书主书,一生虽所历官职不多,但都与文书有关。冯承素卒于咸亨三年(672)十月五日,终于京城通化里第,终年五十六岁,可推算出其生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夫人朱氏,台州司仓之长女,卒于咸亨二年(671)四月廿一日,殡于长安原。二人于咸亨三年(672)十一月十五日合葬于雍州乾封县高阳原。
志中并未提及有关《兰亭序》摹本的相关信息,但该墓志的出土足以向我们证实冯承素其人是真实存在的。据志载,冯承素弱龄“尤工草隶”,称其“张伯英之耽好,未可相俦;卫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将其与张芝、卫恒相提并论,足以看出冯承素以书名世。
从墓志书法看,法度严谨,刻工精良,字口清晰,瘦硬清朗,结字缜密,实为佳品。因墓主冯承素在书史上之特殊性,故此志具有非同一般的史料价值,也填补了史书对其记载的空白。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据近年出土的《冯承素墓志》所载,他在唐高宗时官至中书主书,至咸亨三年(672)十月在长安通化里家中病逝,卒年五十六岁,与妻子朱氏合葬于乾封县(今属西安市)高阳原(在西安市长安区)。
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声明 | 图文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