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021-01-14 11:28:08)
标签:

转载



            离开尊胜寺沿着311、213省道行车约15公里,来到了五台名刹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忻州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新村,在县城东北30余公里佛光山中,寺东南北三面环山,寺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0年)时期,隋末唐初已经是五台名刹,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时期绘制的“五台山”壁画中就有大佛光之寺,是五台诸寺中规模较大者。唐元和长庆年间(806-824年),佛光寺一度盛极五台。唐武宗李炎于会昌五年(845年)传旨灭佛,寺内所有殿堂毁于一旦,仅北魏祖师塔幸存。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复崇佛法后,愿诚禅师倾其心血重新修整,女施主宁公遇施建了大佛殿,于大中十一年(857年)建成。金代又增建了文殊、普贤殿(后毁于火灾),明清以后寺院均有修葺、重建、改建了伽蓝殿、关帝殿、天王殿和香花风雨楼等。
          佛光寺历史遗存极其丰富,东大殿虽从建筑时间上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仅次于建于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和建于831年的芮城县广仁王庙),但却是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遗存,金代修建的文殊殿是我国佛教寺院中最大的配殿,其殿内减柱做法堪称一绝。此外还有各个时期的墓塔、经幢、碑刻等构筑物遗存,建筑内还保存有珍贵的唐代以来的各朝代的彩画、壁画、泥塑、题记等。尤其是东大殿所保存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四者集于一处更是绝无仅有,因而被称为“四绝”。佛光寺早在1961年就被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作为五台山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 佛光寺照壁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 佛光寺,又名“大佛光寺”,1961年首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作为五台山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 国保碑(国一),佛光寺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集于一体,称为“四绝”、“亚洲佛光”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 第一进大院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5. 唐乾符四年(877)造经幢,总高4.9米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6.  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7.  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刻建立年代和姓名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8. 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9.  迦蓝殿,位于前院南侧,明末始建,清康熙年间重修,面阔三间,平面略呈正方形,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0. 伽蓝神,是保护伽蓝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彩塑十八尊神像,神态各异,形象鲜明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1. 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以后历代均有补修的,坐北向南,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大殿梁架采用大跨度八字柁架,比一般构架减少八根立柱,被称为“减柱法”,是我国早期建筑遗存中的孤例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2.  清风远播,文殊殿正门匾额,两侧分别是“丛林第一”和“古今一照”匾额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3. 明宣德五年(1430)在两面山墙上绘制的500罗汉壁画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4. 这些壁画虽经600年,还是比较清晰的,殿内还陈设有我国各地早期著名木结构的建筑模型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5. 金代塑像,正中为文殊菩萨,两侧是胁持菩萨,前面有佛陀波利、善财童子、圣老人和牵狮子的于阗王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6. 在中间台地上,以通高台阶门洞为中心,两边各建砖窑三孔,其上为东大殿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7. 穿过门洞,要经过37级陡峭的台阶,几乎手脚并用才能登上第三进高台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8.登上高台,豁然开朗,东大殿建在一宽广的台基上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19. 关帝庙,位于台基南侧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0. 正中供奉关帝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1. 东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庑殿顶,坡度缓和,广檐翼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遗存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2. “佛光真容禅寺”竖匾,细看上有“大明万历四十二年······”等字样,应该是明代修缮时换上的,估计字体还是原来的颜体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3. 整个大殿有35尊唐代塑像,现在用铁栏整体保护起来了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4.  正中一组七尊塑像,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二供养菩萨,释迦牟尼佛通高5.3米,虽经后人重绘,仍不失古拙风韵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5. 右次间一组七尊塑像,一佛、四菩萨、二供养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高度也是5.3米,塑像表现得庄严仁慈、可亲可敬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6. 右稍间七尊,文殊一、胁持立菩萨二、“拂林”一、童子一、护法天王一、后面的建殿主持者愿诚禅师(没拍到)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7.  左次间一组七尊塑像,一佛、四胁持菩萨、二供养菩萨,弥勒佛是“未来佛”,是“兜率天宫”的主宰高度与释迦佛像也同高,为5.3米,形象威严肃穆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8.  左稍间也是七尊塑像,普贤一、胁持二、“獠蛮”一、童子一、护法天王一和建殿施主宁公遇(等身像在中间胁持菩萨前),左(我们看是右)为上,五台是文殊的道场,普贤为客故居上位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29. 细看建殿施主宁公遇像原来位置在护法天王后,也是林徽因与塑像合影的位置,而现在被移到了前面(此图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0. 大殿两侧和后部有明代塑造的500罗汉塑像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1. 现存罗汉296尊,依然表情生动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2. 明代的大钟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3. 梁思成、林徽因所绘制的大殿立面、纵断图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4. 梁思成、林徽因绘制的大殿木构图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5. 檐柱柱头铺作外挑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偷心造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6. 七铺作斗拱,是现存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3.96米)的一个孤例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7. 大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天花板以下,草栿不用斧斤加工在天花板上,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是唐代中叶建造的明证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8. 大殿门五间,直棱窗两间,在大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至后代人游览的多处墨书留言,可见这大门是距今1100多年前的唐代木构大门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39. 大殿左右四根梁下,有不少唐代题记,此即为林徽因最先发现的“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0.  殿前的经幢,刻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总高3.2米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1. 经幢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2. 经幢上部两层,上层四面刻有佛像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3. 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上有刻制年月日和施主名,正是此幢与殿内发现的题记相印证,梁思成、林徽因确认了此殿为唐代建筑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4. 中间有“大中十一年一月一日”字样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5. 中间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字样

[转载]自驾秋游晋北(二十五)佛光寺
46. 祖师塔,为等边六角形砖塔,外观二层,上下层均单檐,塔下层有六角形心室,面西开一火焰形券门,上层实心,有一假门、二扇假窗,塔刹为二重仰莲为座,上承宝瓶、最上为火珠。此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佛,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时期的古塔之一,尤为珍贵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比较仔细地观瞻了佛光寺主要建筑和文物的主要看点,想象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连续工作,终于发现了梁思成所说的这个“中国第一国宝”,东大殿在我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在这里化了一个多小时,然后继续我们的探访国保之旅。。。。。。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