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2020-10-06 22:03:09)
标签:

转载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洛阳桥(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6'55.35"N

     经度:118°40'43.55"E

海拔:4

洛阳桥——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可是洛阳桥为什么不在洛阳在泉州?

    ——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洛阳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洛阳桥——(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


                                          洛阳桥上的八座古石塔

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最为经典的是8座石塔!这些石塔浓缩了宗教、历史、美学、民俗等诸多因素,见证了洛阳桥兴衰沉浮的沧桑历史。洛阳桥上建石塔的目的:震灾,镇出水口的龙首使当地财水不外流,兴文运盼人才辈出。洛阳桥上的八座石塔,形态各异(只有桥北双塔相同),这不仅是宋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的展示,只是当地人文文化融合的象征。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一、第二座)桥北楼阁式石塔12(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7'15.45"N

    经度:118°40'57.38"E

    海拔:9

 

桥北楼阁式石塔12(年代:北宋)八角五级、5.3米、单层须弥座、转角有负塔力士。塔檐为仿木结构,檐顶雕瓦垅,塔壁各层相互间隔的四面刻有佛菩萨头像,塔刹为圆柱形。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的仿楼阁式石塔。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三座)桥南十方塔(宋代)[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三座)南十方塔(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6'55.35"N

    经度:118°40'43.55"E

    海拔:4

                             桥南的石塔与桥北的双石塔风格相近,不同的是六角三级石塔。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四座)南五轮塔(宋代)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四座)南五轮塔(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6'55.35"N

    经度:118°40'43.55"E

    海拔:4

5.3米,双层须弥座,第一层六边形无饰。第二层为圆形,上下仰覆莲花瓣,束腰为金瓜形态。塔身接近椭圆形,西面有一个石窟,里面供奉观音像,塔檐六角仿木结构,塔刹为圆盘基座,三级相轮,宝葫芦塔顶。




(第五座)月光菩萨塔(宋代)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五座)月光菩萨塔(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6'55.35"N

    经度:118°40'43.55"E

    海拔:4

 

桥旁宝箧印经式石塔(北宋)。3.5米,双层须弥座,第二层每面四个佛龛,内刻佛像,塔身西面雕有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侧刻有佛教偈语,东面为梵语,塔刹为圆盘基座,五级相轮,宝葫芦形塔顶。月光菩萨塔和阿育王塔继承了五代吴越国金涂塔造型的基本特点。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六座)阿育王塔(宋代)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六座)阿育王塔(宋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6'55.35"N

    经度:118°40'43.55"E

    海拔:4

在离月光菩萨塔不远的桥旁。阿育王塔和月光菩萨塔继承了五代吴越国金涂塔造型的基本特点。只是这座塔的塔刹没有了。塔身上的佛像和托塔力士石雕虽然风化严重,但是依然可辨。其中最为经典的是“菩萨以眼施人图”,菩萨端坐中间袒胸露腹,头微倾、抬右手、曲右腿,四周信徒纷纷礼拜,人物动态各异,端庄古朴。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七座)镇风塔(清代)[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七座)镇风塔(清代)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拍摄日期:2018.1.28

   纬度:24°57'00.44"N

    经度:118°40'47.03"E

    海拔:3

 

镇风塔(年代:清)高3.5米,造型奇特,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装饰的圆椎形石塔,也许是受到了中原地区文笔塔的影响。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第八座)陀罗尼经幢式石塔(宋代)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转载]【福建古塔】著名“洛阳桥”——不在洛阳,在泉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