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2020-08-29 22:02:06)
标签:

转载

继续大美青州,在青州造像面前任何文字都是多余的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彩绘菩萨像北齐 青州龙兴寺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菩萨像 北齐 青州龙兴寺遗址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彩绘菩萨头像 北齐 青州龙兴寺遗址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佛头像 北齐 青州龙兴寺遗址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贴金彩绘佛像北齐青州龙兴寺遗址

袈裟系带一般隐藏在背后,佛像左肩前带珠和胸前下垂的带穗给雕塑增加了灵动感,活泼而不失庄严,拉近了人、神之间的距离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彩绘菩萨像 东魏-北齐青州龙兴寺遗址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释迦佛出家前贵为一国太子,菩萨形象是按其太子身份来装扮的,故遍身珠光宝气。从造像可以看到,一方面菩萨像衣着较为简洁,上身多裸露,披条带状天衣,下着长裙;另一方面,菩萨身上的装饰物又极为繁缛、华丽,从头部到脚步,许多身体部位佩戴不同样式的装饰品,有些菩萨像衣饰上尚保存着千年前的色彩,极为珍贵

璎珞指菩萨身上长长的以各种宝物组成的串饰,原是古代南亚地区贵族的装饰,佛教中,一般只有菩萨才可以佩戴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彩绘菩萨像北齐济南市县西巷出土

汉白玉造像俗称“白玉像”,形体较小,施主多为普通百姓,主要发现山东北部地区。汉白玉造像质地洁白、造型雅致,河北古代定州是其流行的中心区域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张海波造三尊像 北齐河清二年(563)

一手支下颌,一脚下垂一脚支起的姿势称为思惟像。释迦成佛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因有悲悯之心,感人生无常,故常作思惟之状。弥勒为菩萨时,也作思惟之状。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王叔义造背屏像东魏武定六年(548)惠民县沙河杨村出土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铭文中记录施主姓名时,提到多个古地名,如“湿沃县”在今山东滨州市,“魏昌县”在今河北无极县,“般县”在今山东惠民县
 
其他造像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贴金彩绘佛像 唐 济南市县西巷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孙宝憘造背屏三尊像 北魏神龟元年(518)
 
造像身上规整的圆孔是后人修补时为固定佛像肢体而凿的
 
题记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菩萨像 北齐-隋 济南市县西巷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根据佛经所言,菩萨变相为“非男非女”或善男子形象,而实际的菩萨造像中,女性特征较为明显,曲线的站立姿势,婀娜之态,使得女性菩萨形象越来越受百姓欢迎

菩萨像 唐 济南市县西巷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佛涅槃造像碑 宋
 
刻画释迦涅槃和十大弟子像,佛涅槃的姿势为枕右手,侧身右胁而卧,与佛教所记相合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浮雕塔纹背屏造像残件 北朝惠民县沙河杨村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浮雕塔纹背屏造像残件 北朝 青州兴国寺遗址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阿育王造八万四千佛塔,分藏佛舍利的传说流行甚广,使得佛塔信仰盛行。阿育王为古印度贵霜帝国的国王,统治后期狂热兴奋佛教
 
银塔 北宋 莘县雁塔第七层发现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塔檐斗拱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杨瓒造龙虎塔 唐天宝二年(743)青州段村石佛寺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龙虎塔因塔身龛楣上浮雕龙、虎(或为兽面)图案,而得名,体量一般不打,流行于唐代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古塔高约4米余,方形塔身,正面火焰门上镌刻龙虎,门两侧有执法器天王,塔心室内一佛二菩萨二侍者保存完整,上部五层密檐,均雕刻叠涩纹,顶部四角攒尖顶,脊兽尚存,塔刹已失。塔身一侧保留大量铭文,大部分文字还能辨认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龙虎塔在山东地区保存不多,总计8件不到,而杨瓒造龙虎塔体量大,保存完整,造像精细且铭文清晰,是难得的珍品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力士
[转载]「博物系.鲁」-山东省博物馆-佛造像.下(2015)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