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2018-06-16 14:55:24)
标签:

转载


【名称】:税东街明清住宅
【级别】: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三】,1982年立
【年代】:明、清 

   税东街明清住宅,蒋科宅第,是泰州明清传统建筑,官宦家族住宅的一个代表。该住宅从建国以后被改建,牌坊被拆建到泰山公园。一个住宅出了两个省保。
   从我去泰州开始,数次路过此处,从未看到开门,也不对外开放。几年来里面的单位也改了几次,说修缮也有段时间,不能好好利用。
   说来也是巧,从建成以来的400余年,陆续有3个家族入住,每个家族都有进士,举人更是多,反应了泰州的文化传承。

   税东街明清住宅又名蒋科宅第,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税东街112号,建于明万历年间,为隆庆进士、监察御史蒋科旧宅 。建筑以火巷分隔为东西两路,西路为明代所建,原有大门、楠木厅、穿堂和柏木楼四进,现存后三进,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东路为清代所建,存大门、方阁、堂屋和花园等
   现存蒋科宅第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中间以长火巷相隔,原建筑的大门在西侧的楠木厅之前。1950年拓宽街道,蒋科进士第部分临街建筑被拆,门前照壁上的飞禽走兽、庭院高士等各种精彩图案的砖雕,被移到泰山西侧的临湖禅院的围墙上。同时在原大门偏东部位,用张鹤山住宅拆卸下来的仪门材料,重建了一座外侧磨砖雕花墙面,内悬垂莲门楼的大门,就是现在的这座大门。
   从大门进去是一组清代建筑,由大门、方阁、花厅和小花园组成。大门南向,为砖雕门楼,用磨砖砌筑,嵌“明蒋科进士第”楠木匾。门下安长方形狮子盘球纹石鼓,门楼边加砌矮墙,以增壮观。门内侧有垂莲花柱。正对大门是一座花厅,面阔3间,硬山屋面、透空屋脊,圆作抬梁式五架梁结构。前为仿楠木厅做成的海棠如意形卷棚,地面铺大方砖,垛头、博风、屋脊也都用细砖砌筑。进门偏东为门房,偏西是一座两层方阁,东、南两面设廊。厅前天井之中有古井一口,另植有古梅、紫薇等古树名木。花厅之后,有小花园一座,内有古银杏一株。该组建筑虽然体量不大,却是特别的精巧雅致。
   大门西边是一组明代建筑,青砖小瓦,硬山屋面,有厅屋、堂屋及后楼,前后三进,位于一条中轴线上。第一进楠木厅,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前带海棠如意形卷棚,桁、柱用楠木制成,高贵典雅。第二进穿堂,圆作穿斗式结构,脊桁上装饰山雾云和抱梁云雕刻构件。最后为两层楼阁,底层有走马廊檐,梁枋和楼板用柏木制成,俗称柏木楼。两侧山墙和后墙用青砖叠涩砌法砌成。
    
    1984年,对楠木厅落架大修。在楠木厅东侧重建仪门;在楠木厅与穿堂之间,天井东西各砌围墙,分别开有瓶形腰门各一座,门楣嵌有砖刻横匾。东门为顾印组篆书“琅嬛”二字,西门为徐荫庭行书“书城”二字;穿堂与后楼之间,在天井之西建围墙,开有八角形腰门一座,门楣砖刻;迎东为叶大根篆书“含英”二字,迎西为本人拙书行草“毓秀”二字;东园藏书楼前花厅西后山与西宅堂屋柏木楼东前山对角砌围墙相联,中开圆门,楣上砖刻小篆“竹素”二字,为姜济民所书;少儿部圆门上补刻木制横匾,隶书“慧园”二,为张舜德所书。以上六匾,书写时间均为“甲子年”,雕刻人都是叶大根。这一布置,增加了住宅的文化含量,为古建筑增加了新光辉。   
    1994年,市图书馆东城河滨新址落成莺迁,住房已全部让出,改由其它文化部门续住。去年旧城改造,税东街继续拓宽和拆迁,该住宅因属文物保护单位被保留下来,只拆去大门之西的围墙,让出天井,楠木厅成为临街房屋,慧园两层楼改为三层楼,原藏书楼重行内外装修,其余古屋,一律未动。这座已有四百多年的古建筑,在海陵古城,经历了四个朝代的沧桑,不仅庭院古木扶疏,而其主体厅堂楼阁依然完好,屹立在新拓宽的大道北侧,新楼象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环峙在东北西三面,与海陵区政协大楼相辉映,鲁殿灵光,岿然独存,不负为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两个省保牌牌,一新一旧。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西宅旧为四进,每进三间,同在一个中轴线上,旁有厢房,均为明式建筑。原紧贴宅 东有大门一座,面临税东街,三问门堂,大门开在中一间的正中,左右两扇,门堂正中二梁上悬黑地金字“进士第”匾一方。北沿有走廊,中设屏门,东西两间为门房。过门堂,乃大门天井,迎门照壁墙。磨砖建造,上部横嵌飞禽、走兽、花卉三组砖雕,照壁中部,嵌砖雕砌成的宅神(土地)龛,均为精工细刻。大门天井之西设仪门一座,下为提槛,两侧有石鼓,仪门窝与石鼓联在一块石料上,仪门内披,两桁架在垂莲上。进仪门,天井南侧为北向照厅,是旧宅的第一进。北侧为南向厅屋,是旧宅的第二进,厅屋硬山屋面,东西面阔13.75米,南北进深7檩9.75米,南沿边四檩与三檩闭,架有海棠如意形卷棚。楣下全部为到顶的落地式长窗格,习间的下槛均为可移动的提槛,有事卸去窗格,拉去提槛,厅内地面与廊沿相平。厅北沿,东西两间为砖砌后墙,中一间留一架梁的地方为闪堂,三檩下置屏门6扇,左右设耳门东西对向,位于三、四檩之间。无大事中间屏门不开,从两侧耳门进出于穿堂、厅屋之间。脊檩高6.35米.粱柱用楠木、圆作,人称楠木厅。再过天井为穿堂,是旧宅的第三进,面阔同楠木厅,硬山顶、穿斗式.脊檩有山柱云、抱梁云雕刻装饰,柱头有卷杀,柱下垫木板。三间之间用山板分隔,两旁为室,中间为厅,朝南中间用长格提槛,东西两间用半截短窗,下为提榻(木制的半截墙)。朝北全是砖墙,中设大门(称宅门又称寝门)正对堂屋。最后一进为旧宅第四进堂屋,所建乃楼下堂,面阔16米,进深7檩8.65米,下层(一楼)高3.36米,上层(二楼)高3.35米,圆作,用材粗大,柱下垫木,楼下朝南装修同穿堂,楼上皆为半截短窗,半截提榻。梁架与楼板均用柏木,为泰州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柏木楼。
    东部为清代建筑,系属花园。园之西南有方阁两层,歇山顶,飞檐翘角,底层南东两边设廊,楼层东南北三面皆窗,登临可观全园景物。当时署名为“藤花阁”。程恩官(1853-1921)的书斋曾设其内,遗著名《藤花阁诗文存》。阁的东北有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的花厅一座,均方形玻璃,为休憩之所;厅后叠假山,遍载竹木花草。厅西南有明井一口,迄今净水汩汩清澈可用。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还是过去的文保牌牌更有意思。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砖雕门楼,不是蒋科宅第的原件,是后来从西仓大街拆迁来的张鹤山家的门楼,看样子估计在清代中晚期。
   1950年,拓宽街道,原大门、门堂、照厅等临街建筑,全部拆除。原大门天井迎面墙上部的三组砖雕,移嵌到烈士祠院内墙上。移建大门在老大门原部位偏东,直对花厅,当时,因原门面砖瓦经数百年日晒、雨淋、风化,腐蚀严重,无法恢复本来面目,乃改用当时拓宽西仓大街张鹤山住宅拆卸下来的仪门材料,原样未东地迁移过来重建。外侧磨砖墙面,墙上部有磨砖楣条,滴水下有磨砖檐托;内侧双桁覆瓦批水,横架在木雕垂莲上。提槛大门,两旁石鼓。沿大门向西至照厅原址,在让出北拓宽部分后重砌围墙,墙内为厅屋天井。大门之西靠围墙建歇山顶翘角方厅一间,与原方阁相对。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蒋科在建宅的同时,还为其父蒋行请封,并在宅外相距200多公尺的升仙桥南街,建崇祀坊与宅第相呼应。坊为白矾石质地,4柱,3门、3楼,高约6米、宽7.8米,仿筒瓦四面坡顶,宽脊,脊中安石宝瓶,四柱为抹角方形,中门宽3.02米,边门宽l.43米,中门上部楣堂刻正楷“柱史 二字,楣条刻蒋行姓名和封荫的职衔。中门两边立柱前后侧,置有囘人骑狮石雕像四尊,两两相背作倚柱状,石刻通高l.7 5-1.92米,宽0.6-0.7米,囘人石像高l.53一1.72米,宽 0.5—0.54米,方面大耳,圆目浓眉,突颧骨,高鼻梁,戴圆锥形皮兜帽,帽顶尖向前弯卷,身穿短袍,脚蹬高靴,骑坐狮上。狮呈蹲坐式,公狮盘球,母狮一足抚幼狮,造形奇特生动,线条流畅逼真,旧为泰州古牌坊之冠,邑人称之日“柱史坊”。又因有四间人像,俗呼为“囘子牌楼”。在江苏省内也属少见的具有步数民族特色的古石刻。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两边的门枕石,保存的不是很好,磨损痕迹比较重。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中间的镂空的包袱锦,两边是如意卷草纹。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两间的雀替倒是新刻的,不符合泰州样式。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现在里面是废弃状态。
   图书馆以后又陆续在东园花厅后,建三层藏书楼一座,西宅之西建少儿部二层楼房六间,对合平房三间,中有天井、花坛、圆门。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柏木楼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转载]行走泰州—城中钟楼巷—税东街明清住宅【省保】20151019
  蒋科之子蒋润宇,上舍(太学生)候补县尉数年.后以代写讼词度活。少读书,书舍精雅,糊壁用白绫,或曰太滑则不能凝香气,因命童子槌凿如茵毳。说明他在四百年前即对其住房墙壁装潢采用类似现代的贴墙材料;为吸附空气中的气味采用类似现代水泥粉壁拖毛法以吸音的科学方法,不能否认其聪慧思想超前意识。但嗜赌,《庭闻州世说》:“(蒋)初时一二少年,勾引掷钱必故避迹,待其访求,比入门尚佯不许,强再四方可,始止出息贷三金,偿所负钱,后家遂大破若沃雪,曾积累负注几千金,约如木桶所贮不暇开视,以衡衡之,其人遂挈而去,蒋乃大喜,趋杜门,家人闻故,则曰喜未割除桶斤。”盈桶之金输去竟不可惜,而桶斤来割竟沾沾自喜,真属麻木不仁,败家子弟。
    该宅蒋氏建成后未能久住(不足五十年),即售与陈王度。据道光《泰州志·文苑》载:“陈王度,字二式,万历乙卯(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副榜。为诸生时,试輙高等。课两弟,学有成。性慷慨,喜周人急,亲族贫乏者赖之。殁年五十七。里人公议,人祀乡贤。”王度之子孙大部登科第。
    其子凝祉,字茶庵,号懋吉,顺治七年(1650年)举人,官汾州府推事,晋都察院经历,升户部郎中,转湖广驿粮道,卒年七十七。著有《敬由录》、《懋吉诗文集》等。《扬州府志》、道光《泰州志》均有传。
    其孙志纪,字雁群,号懿诵,一字海阳,顺治十六年(1659年)乙亥进士,官编修,康熙元年(1662年)京畿旱,具疏上怒,谪戍宁古塔。著有《塞外吟》、《苏长公拔尤》。
    孙志堪,字君三,贡生,著有《峄桐园诗稿》。
    孙志襄,字陶思,号南村,贡生,考授州同知。著有《纲鉴会通》,该书以编为径,以纪为纬,圈分句读,悉加评语,间引诸家之说附予纪后,仪封张伯行(巡抚)作序,115卷(凡例、史家小传之卷、三皇——元顺帝98卷、明纪15卷)康熙五十八年刊行。另著有《淡定斋集》、《谦忍居集》、《南野草堂集》,《扬州府志》、《江南通志》有著录,道光《泰州志》有传。    
    该宅于清道咸间,又转售于程小松。     
    程小松,名祥栋,生于嘉庆五年庚申.卒于同治十年辛未(1800—1871),又字晓崧,泰州人。以廪贡生从军黔中,历著战功,由知县同知,荐升知府,加道衔,赏戴花翎。历官四川新繁、乐山、江津知县。在官廉能,多善政,倡举团练,尤得民心。任新繁时,建复东湖书院,刻有《东湖草堂赋钞》及医书数种,重辑《洗冤录》流播川中。年逾七十告归,终年七十有二。著有《松承堂诗文集》(见续纂《扬州府志·人物篇》)。    
    小松购得此宅,当时尚官川黔,家中留德配纪老淑人偕媳(荣庆妻)张孺人居住。多余房屋由侄辈原居紧小者迁人共住。纪老淑人后小松年余殁。
   该住宅先后经历了四个朝代,四百多年历史,有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虽主易三姓,但进士即有三人,举人廪贡生如加统计其数很多,各类著作极其丰富。蒋科是宅的兴建者,认真设计,辛勤备料施工,出力最大,总想子子孙孙能予安享,但后人不肖,未及五十年,即已换主。后继两姓,虽然最后也转了手,但由于子孙大部努力上进,克慎克勤,故能延续较长时间,这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