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淮北汉阙遗址(省保)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淮北汉阙遗址(省保)作者:在路上的顾
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的,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公园内的“汉阙遗址”(也称奏鸣台)为显通寺附属建筑,是古代为迎接封建官僚和地方绅士上山朝拜时奏乐的地方。此处曾有一个较大的汉墓,墓前有守陵石阙,当年在建筑奏鸣台时拆掉了石阙。现在,仍可看到石阙的残片、阙帽和阙身。它为研究古戏台和汉代石阙提供了珍贵资料。
“汉阙遗址”高约2米,长、宽约6米,大约由超过100块汉代石块构成,其中最长的一块超过3米,周围以碎石块铺筑地面。2004年,“汉阙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唯一一处汉阙遗址。
部分阙帽和阙身
汉阙残构。
阙帽上的石刻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