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2015-10-05 20:41:56)
标签:

转载

下图左起:庐山莲社慧远,密行罗睺罗,须波陀菩提,解空须菩提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庐山莲社慧远老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侧南面第一尊是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慧远大师俗姓贾,东晋时代雁门人(今山西代县)

  慧远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庐山是东晋时代中国有影响的佛教中心之一。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刺史桓伊为慧远建庐山东林寺。慧远居庐山东林寺后,率众行道,于山中立般若台,安放弥陀三圣像,凿池种莲,于水上立十二叶莲花,因波随转。分刻昼夜,以为行道之节。与刘遗民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立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号为“莲社”,在山三十年,迹不入俗,为中国净土宗的源始。宋时尊慧远为莲社初祖。宋元以来,净土宗成立,奉慧远为净土宗初祖。

 
密行罗睺罗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侧南面第二尊塑像是密行罗侯罗尊者。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儿子,也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梵语的音译。又为罗护罗,意为覆障、障月的意思。因为他是在月食之夜出世的。当太子的佛陀因为有了儿子很欢喜,因为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不至因他的独子释迦牟尼出家而王室无后。佛陀就在儿子出世的第七天骑著白马出家了,从此,罗侯罗就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过了他的童年。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乡时,佛陀的妻子和罗侯罗没有去迎接佛陀,当耶输陀罗向罗侯罗说佛陀是他的父亲时,罗侯罗竟不认识。后佛陀对他的前妻说:“让你辛苦了,当然我是有负予你的,但我为众生而牺牲,请你为我欢喜”。佛陀又为罗侯罗剃度,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罗侯罗十五岁。罗侯罗诵经十分勤奋,二十岁成道,又严守戒规,被称谓“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须波陀菩提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须跋陀尊者,为佛陀入灭前最后接受教诫而得道的一位弟子。须跋陀罗,又作苏跋陀罗、须跋陀罗、须跋。薮婆头楼,意译为“善贤”、“好贤”、“善好贤”。

  据《大唐西域记》卷六等载,须跋陀罗尊者原为古印度拘尸那城的一名外道婆罗门,但聪慧多智,根机敏利,修习已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年一百二十岁,始改信佛法。他闻佛将在娑罗林中涅盘,乃急奔佛所前往拜谒,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据称,佛陀料其将至,预先告知大弟子阿难在夜里将他引至床前,佛陀为他讲授八圣道等佛教奥义,入夜未久,即成阿罗汉,并于佛陀之前行取灭度。

解空须菩提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ubhuti的音译。或为须浮提、须扶提等,号称“解空第一”。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解空第一著称。

须菩提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里化缘,因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集善的机会。释迦牟尼知道后,斥责他们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规,从此,和尚化缘不在择富挑贫。

舍利弗尊者(鹙鹭舍利弗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舍利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是梵文Sariputra的音译。或译作鶖鹭子、舍利子。号称「智慧第一」。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闍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於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灵山会上波陀夷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灵山会上即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之会座。据传,佛陀在灵山会上,尊者以金色波罗花献佛,并以身为床坐,请佛为众生说法。

下图左起:天台醉菩提济癫和尚(左)忍辱無嗔伏虎禪師(右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天台醉菩提济癫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边第七尊是我们所熟悉的济癫和尚,也叫济公和尚,济公即道济(约11501209)中国南宋僧人。原名李修元(李心远)。台州天台城关小北门外石墙头人。少时受佛道文化熏陶,涉猎经史传统文化,善诗、词。父母亡后,先后于国清寺、灵隐寺、净慈寺拜师学佛,被赐法号“道济”,传说他不守戒律,嗜吃酒肉,言行颠狂,因此被称为济颠僧,又称济公。因其行为隐秘,衣食无定,事迹神异,又名湖隐、方圆叟。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被看作惩恶扬善的楷模。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记载其神异事迹。圆寂后人们称其为“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一生事迹富有传奇性、侠义性,演化出许许多多民间传说《济公传》小说。不但中国人喜爱济公活佛,东南亚各国友人也喜爱济公活佛,连欧美的朋友都知道这位中国“佐罗”,以破蒲扇为武器,抑暴济困,神通广大。八十年代中叶,电视剧《济公》随着“鞋儿破,帽儿破”的歌声传遍海内外。

忍辱無嗔伏虎禪師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忍辱无嗔(音: chēn,生气)伏虎禅师是是梁代僧。梁武帝时,居于拾宝岩,每隔十日则坐禅入定,身心寂静。间或绝粮半月,然精神反显怡然安适。夜行山中,虎皆逃避。武帝闻之,赐号伏虎禅师。后莫知所终。

摩诃劫宾那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摩诃劫宾那尊者。摩诃劫宾那是梵语,又作摩诃劫宾宁、摩诃劫比拏、摩诃罽宾那、摩诃迦匹那、摩诃金毗罗。或称大劫宾那,或单称劫宾那。佛陀弟子之一。精通天文历数,能知星宿,为众僧中第一。

 
下图左起:宾头卢婆罗多罗、摩诃罗、法定、朗公、均菩提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宾头卢婆罗多罗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宾头卢婆罗多罗尊者或宾头卢婆罗堕、宾度罗跋啰惰阇,是佛经中的十六罗汉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宾头卢婆罗堕尊者即长眉罗汉,其典型形象为白发长眉。

摩诃罗老比丘尊者(在铁罗汉后面)和法定大师(右)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上图:摩诃罗尊者(在铁罗汉后面)和法定大师(右) 

摩诃罗老比丘尊者(在铁罗汉后面)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边第十一尊是摩诃罗比丘,摩诃罗尊者是与憍陈如一起跟随佛祖出家的早期僧侣,本意有老、无知的意思,尊者摩诃罗为一老比丘,性情憨厚,不拘小节,为童蒙所喜爱,1982年,济南市文管会对其维修时,在这尊雕像体内剥离出一尊完整的铁质罗汉,铁质罗汉腔体中空,双手抱拳,跏趺坐,眼球为琉璃珠,局部尚留存彩色颜料,座后面有题记:大宋兴德军长清县和平乡天花南管寺候丘三村首创铁铸罗汉,由此可以确定灵岩寺罗汉像准确的塑造时间,摩诃罗尊者前面的这尊像就是从体内剥离出的那尊铁像。

灵岩开山法定老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侧第十二尊塑像是法定大师,塑造的是灵岩寺的复兴拓建者法定和尚,他是河北景县人,北魏太武帝灭佛,灵岩寺被毁,北魏正光年间,法定和尚来此重建寺院,他对灵岩寺的影响是深远的,塑像的色彩相当完好,法定和尚目光沉稳,双手并肩举在嘴的两侧,衣纹流畅,似乎轻盈飘荡。

晋朝朗公老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侧第十三尊是灵岩寺的开山祖师朗公。东晋时,他到方山讲经,讲到绝妙之处,方山之石为之点头,这件事“灵岩”的来历。后来他又率众开山,建立多处寺院。

降伏外道均菩提沙弥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降伏外道均菩提沙弥和尚属婆罗门种姓,七岁时其父母与舍利弗使其出家,成为罗汉。得道后为感谢师恩,终身作沙弥,供给所需 

神力移山金剛比丘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宋仁欽和尚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仁钦和尚,仁钦(净昭),福建人。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住持灵岩,赐号静照大师。大雄宝殿为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住持僧仁钦创建。仁钦和尚精诗文,善书篆,大观(11071110)初修灵岩寺崇兴桥、绝景亭。赐紫服,赐号静照大师。

下图衲子密行之神尊者(左)太湖惠可神光尊者(右)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衲子密行之神尊者(缺资料)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太湖惠可神光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西边的第十七尊是太湖惠可神光尊者,太湖慧可神光尊者(487-593)北魏北齐时高僧,河南洛阳人,俗姓姬,三十余岁时在嵩山师从菩提达摩(菩提达磨),从学六年,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参拜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时,整夜站立在大雪之中,到天明达摩仍不许他入室,于是慧可用刀自断左臂,血染白雪,来表示求道的诚意。达摩见时机已来,叫他进来问求什么法,慧可说:求安心,达摩说:“你把心拿给我,我给你安心”,慧可顿时大彻大悟,达摩就付予大法,并传衣钵。这就是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至今少林寺僧人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而只用单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断臂求法”的二祖惠可尊者。

天台演教智者大師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智者大师(538597)智顗,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他父亲做过梁朝益阳候。梁元帝亡,亲属离散,智顗深厌人世,遂入湘州果愿寺为僧,时年仅20岁。3年后,投光州大慧山,拜慧思为师。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常代慧思讲经,不久成为法嗣。陈光大元年(567年)智顗偕27人到陈的京城金陵,陈帝敕令停朝一日,群臣俱往瓦官寺听他演说佛法,一时朝野轰动,为天下所推重。陈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入天台山,十年后创中国天台宗。陈宣帝割始丰县(天台旧县名)租税给他作弘传经法的费用。隋灭陈后,隋文帝曾下诏问候智顗。晋王杨广时任扬州总管,三次遣使迎奉智顗。智顗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十一月抵达扬州,杨广开千僧会,奉他为戒师,尊称智者大师。

    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智顗创中国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为法华宗。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天台宗四祖,是实际的创始者。

律藏会上优婆离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律藏优婆离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优婆离又作邬波离。优波离是释迦牟尼的为梵语的音译,或称为优波离。意译为无灭。优婆离出身于古印度的低下层,是奴隶、杂工,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原是释迦牟尼做太子时的宫中理发师,后和萨迦的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因持律精严,从来不犯一点小错,佛陀命他持长僧团的戒律被称为“持律第一”。优婆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为犯戒的比丘忏摩,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为戒律权威。佛灭后第一结集由优婆离诵出三藏中的律藏。

孙陀罗难陀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难陀又作难努、难屠、难提。这位“难陀”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同父异母兄弟,生于四月九日,佛则是四月八日生的,他生于佛出世的次一年,比佛小一岁。佛有三十二相,难陀有三十相;他矮佛四个手指头。难陀是他自己的名字。难陀娶妻孙陀利,为别于牧牛难陀,而称之为孙陀罗难陀。后来跟随佛祖释迦牟尼出家。

多闻阿难陀尊者

[转载]济南灵岩寺的罗汉2

 阿难陀或:阿难,阿难跋陀,阿难婆伽,阿难迦罗。阿难系佛陀的堂弟,即叔父斛饭王之子。

  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生於西元前463)为梵语Ananda的音译。意为欢喜或喜庆。阿难陀是梵语,翻成中文叫庆喜。因为他出生之日,正巧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所以他父亲为他取名为庆喜。

  阿难陀,白饭王次子,提婆达多的亲弟。释迦牟尼成道回乡时,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成道以后,曾有舍利弗、目犍连侍奉过佛陀。由于佛陀渐渐老了,需要一个常随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来,要大家推一个人来。舍利弗、目犍连认为阿难陀年青,记忆力强,担任此职最合适,就推举阿难陀。阿难陀提出三个条件: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我不要穿。二、如有信众请佛陀应供,我不侍奉前去。三、不该见佛陀的时候,我不去见。舍利弗、目犍连将阿难陀条件告诉佛陀。佛陀非常欢喜地叹说:阿难是一位品格优秀的人,他提出的条件是为了避免讥嫌,生怕别人批评说为了穿衣和吃食物,才侍奉佛陀的。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的侍者,侍奉佛陀二十七年,到各地弘化。阿难在僧团中深受人们的尊敬,他待人谦逊诚恳。和人相处,从不扬己之长,显人之短。总是尽力帮助别人,为别人提供方便。有时和外道谈论佛法,也只是显正而不破邪。如在翟师罗园,他感化了旃陀外道,奉行佛法。他不是以滔滔的雄辩来征服对方,而是以和暖的阳春,慢慢地溶解冰块。在二十七年的侍者生活中,阿难对比丘、比丘尼和在家信众来参拜佛陀时,他总是安排适当时间,满足各人的愿望。尤其远道而来的比丘,在未见佛陀前,阿难总是予以亲切的安慰,使其安乐。比丘尼非常愿听阿难的教诫。他常对比丘尼说:你们要好好遵守圣戒!在家信众,也喜欢听阿难说法。他教导在家信众要尊敬三宝,受持五戒,十善,侍奉双亲,供养僧团。

  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现存佛教经典以“如是我闻”四字为卷首语,以表明经文内容确系阿难陀亲耳听佛所说。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印度禅宗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侍。

转自http://laoshanyinshi.blog.163.com/blog/static/46839056200961482452437/?suggestedreading&wumii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