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刹瑞莲寺》发2022年4月4日《兰州日报》,谢谢编辑老师!

(2022-04-04 09:57:19)
分类: 报喜台
《古刹瑞莲寺》发2022年4月4日《兰州日报》,谢谢编辑老师!

古刹瑞莲寺

 

 

瑞莲寺位于天水市中心广场奋斗巷内,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素有“陇上古刹”之称。伏羲庙、纪信祠、玉泉观、文庙等,环绕周边,构建了这座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瑞莲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约公元1611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寺院最早为明代秦州指挥使湖北江陵人”向斗”的私宅,又称向家宅子,后被秦州知州购买,改建为寺院。据《秦州志》记载:“大城内西北瑞莲寺,故向指挥宅,前州牧买为寺,中虚和尚居之。釜中生青莲,故名。”

瑞莲寺原规模庞大,一进九院,后许多建筑被毁,寺院原东三院改建为天水市回民小学,西三院为都市花园住宅小区,现只保留中间三进院落。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寺院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壮观。殿宇多为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瑞莲寺山门为一开间垂华门悬山顶式带屏门,造型独特,古朴庄重。门楣正中悬挂一匾额,上面写着"瑞莲寺”三字,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了望所写,字体飘逸洒脱,大气磅礴。

进入山门,左右两侧为钟楼和鼓楼,东面伽蓝殿,西面祖师殿,天王殿是前院的主体建筑,坐北面南,两面坡悬山顶结构,四柱三门,进深二间,殿内正面塑有大肚佛弥勒一尊,背面站立玉貌金甲的护法韦陀,两侧塑有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殿檐下有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的“香光庄严”牌匾。院内两株古槐,其中一株树龄约1100年,树杆如龙,树冠如云,遮天蔽日。树下有明代太常少卿工部给事中胡忻所撰的“新建万佛新庵碑”一通,成为镇寺之宝。

绕过天王殿,沿着幽深的甬道进入中院。中院为瑞莲寺的主院,院落宽敝,布局规整,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东西均为厢房,面阔三间,前有擔柱六柱,砖木结构。东供奉观音菩萨,西供奉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君。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最雄伟的建筑,坐北朝南,八柱五门,两面坡悬山顶建筑,脊卧呼应龙吻,两侧置走兽,青色筒瓦覆顶,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殿内供奉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弥陀佛,东方阿阙佛,南方宝生佛,北方成就佛。中间毗卢遮那佛前面,一尊白玉质地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体态丰腴,神情端庄。两侧十六尊者,形态名异,栩栩如生。

后院原有藏经阁一幢,造型宏伟,藏经甚丰,被誉为“天水佛教文化中心”,可惜不幸被毁。近年来,在瑞莲寺众僧的努力下,在原址上重建了藏经阁,为歇山重檐二层阁楼,色彩华丽,金碧辉煌。阁楼内所藏佛教经卷十分丰富,被称为“天水市佛教图书馆”。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法会,规模盛大,许多市民以及周围村庄的善男信女齐朝圣地,寺内香烟缭绕,经声不绝于耳,场面热闹壮观。

随着天水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藏在古巷中的瑞莲寺,在周围高层建筑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古老,它像一部泛黄的史书,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邓书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