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探讨:日常蒙台梭利教具特点

分类: 蒙台梭利教具 |
教具探讨:日常蒙台梭利教具特点
CMS蒙联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究竟有多少种?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目录,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九种之多,但实际上哪些是蒙台梭利博士自己所创制,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发展出来的。其实这相当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精神,因为她不曾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也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替孩子做。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玩意儿”,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
http://s7/mw690/00487F5qzy79XqiJrMid6&690
Montessori蒙台梭利
对“教具”一词,蒙氏本人曾公开地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名词,正确的名称我们应该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幼儿作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是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目的,而不愿世人称之为“教具”。然而这个用法,由来已久,我们为了方便沟通,也就习用下来了。只不过,使用者的心理,必须非常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那根教棒,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辅助老师授课”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媒介物,而非玩具。
蒙台梭利教具特色
(1)蒙台梭利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十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2)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3)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
(4)教具的设计, 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5)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增减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6)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
(7)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十块,最小的一块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块,最大的一块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一公分。
(8)由步骤、 秩序中培养孩子的逻辑习性和推理的能力。
蒙台梭利教具种类
依蒙台梭利博士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计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五大领域。
日常生活教具1http://s12/mw690/00487F5qzy79XqqbOKn4b&690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台梭利博士亲自设计的,目的是给予孩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并帮助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必要的生活技巧,从而形成独立的品格。蒙台梭利博士在细致地观察孩子的玩耍后发现,孩子的玩耍与大人的休闲是根本不同的。他们喜欢重复进行手中的工作,并且可以长时间地集中精力;他们愿意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打扫、清洁、打磨、烹饪等。
鉴于此,蒙台梭利博士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可行性。她认为,日常生活教育可使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礼仪,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照顾自己、照顾环境、适应生活。
蒙台梭利博士把日常生活教育分成动作教育、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社交礼仪等四类。
1.
动作教育
所谓动作教育,就是让孩子练习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基本运动,它是其它三个练习活动的基础。动作教育中,孩子不仅需要练习手指的动作,而且连整个身体的活动都包括在内。例如走、站、坐、搬、招、倒、缝、切等。
http://s8/mw690/00487F5qzy79XqrsuzBe7&690
2. 照顾自己
照顾自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适应现实生活。这部分的练习主要主要包括衣服和鞋帽的穿与脱、东西的拿法、刷牙的方法、冼手、洗脸、使用衣饰框等。与其它活动相比,这个练习需要教师的直接帮助。
http://s7/mw690/00487F5qzy79XqwUU74d6&690
3.
照顾环境
照顾环境,是指以人类之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方法,并且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例如洗漱、熨烫、浇水、照料动物等工作。这一部分的特色是,儿童在具体练习时,需要的用具很多,也要学习很多相关的操作。
4. 社交礼仪
为了使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够顺利进行,蒙台梭利博士设计了社交礼仪教育课程。教师以人为对象,教给孩子社会的礼仪、规则。这部分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自己的行为不给别人添麻烦;言语不使别人感到不愉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例如打招呼、致谢、道歉、观察的方法、应答的方法、物品的收授、用餐礼节、户外器具的使用方法等。本部分练习几乎不需要使用教具,当然,课程的具体练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各地风俗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日常生活教育将详细的技巧和行为分割开来,这样有助于刚入园的孩子尽快熟练地掌握生活技能。当孩子完成任务时,他们能够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其优雅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入手处,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台梭利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了。
http://s1/mw690/00487F5qzy79XqF0S9Wd0&690
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具,是指日常生活教育所使用的一切道具、设备用品的总称。这些教具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玩具,而是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当然,它们的尺寸都被缩小,以便适合儿童使用,其形状、材料也因各地文化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http://s12/mw690/00487F5qzy79XqFTnkv2b&690
由于儿童的工作对象都是日常的实物,所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它们能发挥出最优的教育效果。例如,扫把、掸子的大小被设计成适合儿童使用,菜刀不能太锐利,厨具能在饮食时使用,像这样的东西就被称为日常生活练习的“教具”。关于教具的详细说明,在具体操作课程中“教具的准备工作”部分另有详细的叙述。
需要另外注明的是,由于日常生活教育的特殊性——课程上使用的大部分“教具”都是日常中使用的物品,所以台湾、日本等地编写的某些教材上把这部分使用的“教具”称为“用具”。而这些日常活动,除了传统的衣饰框日常教具的投放,其他日常活动需要老师结合实际研制之后投放到日常生活区域。
如您欲咨询或订购“蒙联”(在线订购)牌蒙台梭利教具,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