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词形象赏析题精选

(2017-04-12 20:52:38)
标签:

转载

分类: 道德教育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村即事

[]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风,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通过描写溪村的清雅、幽静、深远的世外仙境,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写出了一个不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翁形象。同时,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闲逸)、返璞归真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思维的切入点有以下几种: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诗中的环境描写安静,烘托诗人的孤独落寞;“嫩竹”“红莲”这些意象,象征诗人的高洁;尾联的景物描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答案】 首联隐居环境的静寂,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颔联颈联的”“”“”“等意象写出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尾联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表现了诗人的悠然闲适。整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内心落寞、品行高洁、悠然享受隐居生活的隐士形象。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浣溪纱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性德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2)“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词人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并赠予李林甫。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海燕的哪些行为?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神态?请简要概括。

燕子在春天到来之际,款款飞回;它们衔着泥滓穿梭玉堂门户之间,为筑新巢而勤劳不息。表现燕子悠闲自得,一心筑巢,心无旁骛。(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秋,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国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1)反衬比喻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黄金钱通过写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的风姿,塑造出一个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词的下片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花间小径上,暗香扑鼻而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

(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烦恼惆怅等)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 庄

王 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中写了兰叶、小径、李桃园、鸟声。营造了一种春意盎然、优雅诗意、静谧安详的意境。

(2)诗歌通过对兰叶小径和李桃园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岂知人事静一句,隐隐表明诗人不喜繁闹,想要将一切俗事抛开,静静享受这山间林中的美。不觉鸟声喧,即使有鸟鸣声,也不觉得吵闹,只当作是大自然独有的声音,更加反映出诗人脱俗出世的思想情感。】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西湖: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坞:湖岸凹入处。汀:水中沙洲。③轩槛:长廊的栏杆。④芰:指菱。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