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教育的几个不等式

(2014-10-21 21:24:16)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教研

【原创】教育的几个不等式

教学不等于教育

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创造个人幸福生活的能力。教学不等于教育。一个敬业奉献的教师未必就是一个好老师,一个课讲得好的老师教育工作未必就做得好。一定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教学并不等于教育,教学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学校应该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但现实中不少学校似乎只剩下了工作化的教学。

校园文化不等于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也不是栽在校园的树木花草,更不是一个大拼盘,也就是说学校文化不是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简单相加、相拼,而是校长办学思想在学校各个方面的反映和体现。  校长有教育思想,学校便容易有文化。因此,所谓学校文化建设,关键是校长教育思想的形成、凝练、发展。

领导不等于管理

领导不等于管理,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的做事。教师是被领导的,而不是管理的。领导,就包含了“领”和“导”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思想上的引领、带动、疏导,另一方面是工作上的指导、辅导。 一句话,校长应该是引领教师践行教育工作,而不是监管教师完成工作任务。

课改不等于改课

“课改”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简称,而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发展”,而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能的提高。很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的教育改革是多层面,多维度的,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改课”的问题。“改课”只是推进课改的一个方面,“改课”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和调整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从“教本位”到“学本位”的转变。而课改是一个宏观概念,它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内容为: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很显然,从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与内容来看,课改不仅仅包括了“改课”,同时也包含了学校管理、教师角色、评价体系、学校文化、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等等多方面改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