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华孝道——孝的四重境界


标签:
孝道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
分类: 道德教育 |
中华孝道——孝的四重境界
中秋过节三天假,走亲访友忙忙碌碌,弄了个脑满肠肥肚儿圆,估计胃肠饱受酒精鱼肉之苦外,也算丰盛了几天;假期还没正式结束,肥城市泰西高级中学便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曹建秋(姓名暂不能核实准确与否)给新升高一学生和家长开设了一道货真价实的营养大餐——“中华孝道与现代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
大讲堂一开始设在操场上,学生在前面的草坪上坐下,听讲的家长在后面凳子上坐。曹老师以诙谐幽默的风格,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听者聚精会神,频频点头。可惜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后来,会场转移到礼堂,因空间不足,学生回教室,家长进礼堂继续听讲。曹老师现身说法,把中华孝道阐释的淋漓尽致,令人叫绝,与大家分享。
曹老师说,孝有四重境界:孝身、孝心、孝志、孝慧。
第一重是孝身,也就是从身体上表现出来的孝,比如多做家务,从体力上给家长分担压力;用自己的力气给家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二重是孝心,从心理上解决家长的负担,叫家长高兴、满意、省心;自己的心里要时刻装着家长,不能叫家长担心、费心,理解体贴家长的良苦用心;
第三重是孝志,也是当下(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层面。孩子是家长的期待,是家长的希望和明天,是家长赖以打拼的动力。每位家长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有未来的形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快乐、幸福,能干一番事业,能够功成名就有所作为。孝顺的孩子应该努力实现家长的愿望,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培养成家长所期望的那类人物!
第四重是孝慧,孩子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广阔的天地,这时候应该想着法儿地提升家长的智慧,让家长老有所乐,甚至老有所为,有自己最最坚强的信仰支撑,成为不惧疾病和死亡,真正强大的智慧老人。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曹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现身说法,还旁征博引,令听者动容,唏嘘一片。
孝字为先,家和万事兴,曹老师的孝道,也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