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改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沙流河镇张庄子小学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与除法》
教材、学情分析:
前面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了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从“分数与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揭示分数 的另一方面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为学习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4、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和勇于思考。
5、通过整数除法建立模型,发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圆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分数(出示
)
同学们能结合生活实例说说
表示什么意义吗?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下面学习分数与除法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联系
1、提出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1)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生列算式,说明理由
2、(1)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动手用圆片分一分,感知1/4块的大小
【设计意图】动手分一分1÷4=1/4(块),感知1/4块的大小,为1÷3=1/3(块)做铺垫,同时更为下面3÷4做准备.
(2)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7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平均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4)请学生观察三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言
师小结:两个数相除,商有时是整数,当得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当除不尽是可以写成分数,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除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分数与除法。(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究
探究一;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提出问题
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块?学生列出算式:3÷4这里把谁看做单位“1“?(板书)
2、尝试合作探究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1)交流汇报,同时上台展示,并用多媒体展示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每一种方法都让学生多说。
使学生明确3张的1/4等于1张的3/4,所以,3÷4=3/4(张)
分法一:先把每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个有4个 ,一共12个,再把12个 分给4个人,得到每人3个 ,把3个拼到一块就是3/4张。
分法二:把3个圆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剪开,再把3个拼在一块,每人得3/4张。(也许学生还有不同的分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两种分法,使学生更直观清晰。
这些除法能用分数表示,其他的除法能用分数表示吗?下面我们继续分。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不仅加深学生对计算结果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补充事实,举一反三
3÷4的问题的解决了,你们还想分月饼吗?
你想把(
【设计意图】学生随意把几块月饼平均分给几人,如果出现5÷4这样的情况,为学习假分数作准备。
刚才我们分饼,现在不分了,7÷8=
探究二;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以上几个算式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
2、除法用分数表示时,被除数是分子,除数是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做两个数相除。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自主探究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你能行:
24÷25=
=(
)÷(
=
2、练习十二第1题(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3、拓展提高
喜羊羊和懒羊羊分别要用一根彩带包装礼品盒
懒羊羊:我用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拿出1段来包装
喜羊羊:我用一根长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来包装
谁用的彩带长?
4、总结提升
同学们,现在再来看
这个分数,你怎样理解它?
四、 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2=1/2(块)
1÷3=1/3(块)
3÷4=3/4(块)
3÷5=3/5(块)
7÷8=7/8(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