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中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2015-04-18 19:18:45)
标签:
育儿教育杂谈 |
加减混合运算中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已经完成,在学的过程中,老师边讲边做,基本没有什么难点,同学们都能按要求做对。但是,交上来的作业却不尽人意,出现了各种错误。老师在错误中发现了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根据这些错误类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改进。
错误类型如下:
1、抄题错误,分两种情况:a、数字抄错b运算符号抄错;
主要原因:(1)书写潦草,不规范,数字3写的像数字5等;
2、审题不认真,受上一运算的影响容易思维定势,如8÷2×4,先做2×4=8,再做8÷8=1 等;
主要原因:(1)运算法则不熟练,遇到只有乘除时,先算乘,再算除;
3、计算过程中,运算混乱,如:加、减法时,进位加法,个位按加法算,十位按减法算;计算减法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47—(12+9)=21—47,算的时候,用11—7,用十位的4—2;
主要原因:(1)对脱式的运算形式掌握不牢固;
4、计算过程中,学生的一个难点就是何时、在哪加小括号,如把两个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时:4+5=9
主要原因:(1)不理解把两个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两个算式之间由哪个数联系起来的;
5、不做检查,不会验算。做完了,就没事了,要养成验算的习惯。
1、让孩子们养成认真抄题、审题的习惯,看到题了,不能盲目的就开始做,先看一下,抄的数对不对,运算符号抄的对不对;
2、养成先看整体,再看部分的习惯,如一个综合算式,先整体看都有哪些运算符号,有没有小括号,然后再按住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3、细心检查的习惯,做完题,再重头算一遍,首先看先算什么,结果是否正确,再看再算什么,结果是否正确;
4、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作业一定要清楚整齐,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计算;
5、加强运算的有效性,在上课前5分钟,出题,学生口算,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小快乐,又可以提高运算速度;
6、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面对面的给学生指出,并让其自己改正,不用在全班同学中强调,越强调的,学生越容易和自己的思维弄混,只是针对错误的学生单独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