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

(2023-01-01 14:41:19)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教学论文
 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为相同目标而共同付出努力的学习团体。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环节[2]。为实现科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美术素养高、组织能力强、集体意识强烈的成员,从而实现组员之间共同影响,共同为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付出努力,进行形成学习共同体。学期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就应积极收集学生信息,迅速完成小组划分工作。

以七年级上册《线条的表现力》教学为例,本课为初中阶段美术正式教学的第一课,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鼓励学生尝试通过线条画出教师展示的梯田、牧场、瀑布和山峰等图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生活中,曾接触过线条相关知识,因此,一些具备较好美术基础的学生能够高质量完成导入任务。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自然地从导入环节过渡到新知讲授环节,使学生意识到通过本课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线条生动展示梯田、牧场、瀑布和山峰等物象,从而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探究新课知识。完成基础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重新进行创作,并收集学生学习前、学习后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分析学生美术作品期间,教师可以初步判断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美术学习能力,为小组划分做好准备。除课堂教学外,教师也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素养,并对照学生的美术素养,顺利完成小组划分工作。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各小组的学习动态,适当调整小组划分情况。这样,在不断提升小组划分科学性、各组学生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各个学习小组就可以顺利实现与组员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学生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美术素养和个性特点,有助于保障小组合作的科学性。同时,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因而应长期分析各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和合作学习成果,从而不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美术兴趣和艺术表达能力,灵活调整学习小组,确保各组学生都能够围绕共同目标高效配合,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