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雪说米酒

(2015-12-07 15:40:44)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e0edf8fagw1eyr4qwez6qj20b40gomzm.jpg 


大雪说米酒

王 藐

 

古代人取暖方式有限,“大雪”这样的严冬里,一壶温热的米酒实属上上之选。

虽说“大雪”这个节气未必下雪,但天寒地冻总免不了。如此严冬里,有一首诗倒是很应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寒要喝酒,似乎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过古代人注重养生,除了少数酒鬼偏爱度数高的烧酒以外,多数人所饮的,还是度数偏低的米酒。比如白居易这首诗中所谓的“醅酒”,也就是未滤去酒糟的米酒。因未过滤也未蒸馏,酒面常浮有泡沫,色微绿,细如蚁,谓之“绿蚁”。

古人取暖方式有限,大雪沉沉欲降的严冬之夜,一壶米酒便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自然属上上之选。

米酒一般用糯米加酒曲而成。北方称之为“酒酿”,江浙称之为“甜酒”,广东称之为“糯米甜酒”,四川称之为“醪糟”,云南则叫它“甜白酒”。

其原料中的糯米有圆糯、长糯、紫糯之分,酿酒以圆糯最好。其他粮食也可采用,但也是要用糯的好,如糯小米、糯玉米、糯高粱。不过总归,还是糯米做出来的成品味道稍好。

而一壶米酒的“个性”,则是由酒曲所决定的。比较出名的酒曲,有四川大竹醪糟曲、江苏苏州甜酒曲等。

米酒通常会发酵两次,第一次是在瓦罐中保温甚至加热,1~2天发酵完后仅有甜味;而第二次发酵则是在自然环境中完成,发酵时间1~10天不等。其风味便在这10天中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甜味逐渐增加,再慢慢带出酒味,酒味越来越浓郁,之后逐渐变酸。如果是自酿米酒,可每天品尝之,再根据自己喜好随时停止发酵。

做好的米酒直接喝就是。冬天可尝试“古法”温饮,虽说没有红泥小火炉慢慢煨,但放在热水中烫热,也是不错的。若嫌酒味过浓,掺水煮一煮会更柔和,也不会甜得发腻。

客家地区还有个习俗,是给坐月子的产妇饮用米酒。据说这一习俗在江浙沪、湖南、湖北的一些地方也有。因为古代医学认为,酒属温热之物,对产妇而言,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恶露的功效。

也有说法认为米酒可帮助产妇“下奶”。不过,因酒精会进入乳汁,产后喝米酒要控制分量才是。再不然,可将米酒与红糖一同炖,一来红糖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二来炖煮的过程中酒精可进一步挥发而稀释。

除了直接饮用以外,米酒还常被南方地区的人们做成各种食物:将米酒与桂圆同煮成羹;或用米酒炖鸡;又或在米酒中打个蛋花、放点小汤圆,便成了一道名小吃——“醪糟汤圆”。

注:原文刊于2015年《家庭医生》杂志。

http://ww2/large/e0edf8fagw1eyr4rzt9f7j20bz0gomzt.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