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要会欣赏宁静”。这是当代声名显赫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应该说,马氏这一标准既符合心理健全的一般规律,又针对当前世界现实。
我们面临的世界越来越纷繁喧闹了,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般地涌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古代恬静的田园生活经受不住“浪潮”的一再冲击,解体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时代的“浪潮”在迅速变化;我们所习惯的正在消逝,而我们不习惯的则迫使我们去适应。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虽然医疗技术日益先进,按人口平均的保健投资与日俱增,但世界人群的健康水平却未有相应的提高。各种传染病如天花、肺炎、鼠疫、霍乱等虽被控制,但各种“现代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糖尿病和癌等则直线上升。这些“现代病”的病因不是细菌、病毒,而是与紧张、情绪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有张有驰,紧张的生活间以宁静,是治疗这些“现代病”的良方之一。近年来,气功风卷全国并波及欧美,其因在于气功的真谛是松驰、宁静,使机体在宁静中获得深度休憩,从而舒散积郁、疏通经络,达到健身的目的。
不但要善处宁静,还要会欣赏宁静。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学会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宁静,还要能逃出纷繁的圈子去冷静地观察、分析,去积极地但又是宁静地欣赏这大千世界。这时,在你眼中变了形的世界就会重新恢复其本来面目,你会看到它的各个侧面、各个阶段,既看到别人又看到自我。这将有助于凝炼修养,增长才干。此外,世界虽貌似杂乱无章,但规律正隐伏其中,当你从纷繁中跳出去静观时,更易于从杂乱中析出规律,从躁动中发现和谐,从烦恼中悟出善美,在“山穷水尽”中展现“柳暗花明”。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非静无以致远”。这正是马斯洛的“欣赏宁静”理论的依据。
要会欣赏宁静──这能保持你的身心健康。
文/濮阳朴 鲁承禹
前一篇:大便后滴血,是痔疮吗?
后一篇:那些关于生男生女的传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