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万子余
http://s6/large/0047o1Iuty6MMrHtu5v35
切脉又称号脉、拿脉、把脉,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方法是:病人的手掌向上平放,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面上;医生用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病人腕部桡动脉搏动明显处,感受桡动脉的紧张度,搏动的频率、节律和沉浮。三指按压处分别叫做“寸、关、尺”,左右手的脉象反映了全身脏腑(心、肝、肾、脾、肺、命门等)的状况,这就是的中医切脉看病。
根据明朝名医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人体有27种脉象,滑脉就是其中之一,切脉时可感觉到类似圆滑的珍珠从指下一滑而过,流动极速,圆滑有力。如果妇女停经后切得滑脉,可能是怀孕了,此时的滑脉就叫做“喜脉”。
但实际上,滑脉并非仅见于妊娠。《濒湖脉学》说“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其意是说,滑脉为阳脉之类,如病中出现滑脉,一般为元气已经不足,但多数属痰病和伤食病。在上部为呕吐,在下部为瘀血;妇女停经后若切得滑脉,便有怀孕的可能。
并且,寸部出现滑脉,为胸膈部有疾;痰在胃中,就会发生呕吐、吞酸;痰聚肺中,就会引起咳嗽。关部脉滑,则为伤食病,即现在所说的消化不良,或肝脾有湿热。尺部脉滑,容易发生消渴、痢疾、淋病等疾病。
可见,多种疾病皆可出现滑脉。另外,某些强壮体质的健康人也时见滑脉。即使是妇女停经,亦有多种原因,并非仅见于妊娠。因此,仅凭滑脉,并不能贸然断定为有“喜”了。
注:上文刊于2013年第16期《家庭医生》杂志,略有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