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笑的抑郁症,更危险

(2014-08-13 10:40:34)
标签:

杂谈

作者:潘集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http://s16/mw690/0047o1Iugy6LcR7Qajd7f

著名精神科专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心理疾病中的“感冒”,说明有许多人都曾有过抑郁的困扰,其中包括许多名人。

其实,抑郁症还有另一个名字——海明威综合征。它的来由是,精神心理科专家在海明威的生活细节中发现了很多抑郁症的征兆,如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的真正根源,在于他整整一生都在同恐惧和自杀的愿望作斗争,他的内心世界犹如一场噩梦。1961年7月,他终于结束了噩梦——用子弹将自己的头颅打得粉碎。

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台湾女作家三毛、诗人顾城等,也都为抑郁症这个无形的杀手所困扰。

上述这些患有抑郁症的名人,他们在工作、创作时情绪高昂、妙笔生花,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郁郁寡欢、孤独、忧愁。这些人当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双相抑郁。

http://s15/mw690/0047o1Iugy6LcRnQFWu7e

抑郁障碍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单相抑郁,是指在病史中只有抑郁发作,而无躁狂发作的抑郁症;双相抑郁则是在一组抑郁发作前或后,出现躁狂发作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的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就可能出现反应迅速、灵活、口若悬河等表现。

笔者在门诊中碰到很多双相抑郁的患者,小郑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大三的学生,在躁狂发作时,他豪言壮语要考托福、雅思,毕业后出国留学,还买来一大堆相关的书籍拼命地看,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且他精力特别旺盛,即便每天睡得很少,也仍然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

但过了数天转为抑郁发作后,他一下子就变得委靡不振,整天缩在被窝里,不去上课,也懒得答理同学(一般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时,其抑郁症状要严重过单相抑郁患者)。如此状况出现数次,他才来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双相抑郁。

http://s9/mw690/0047o1Iugy6LcRyDoyQ98

近十几年来,精神科专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就是“微笑型抑郁”,它属于隐匿型抑郁的一种。

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痛苦、压抑和悲哀,外表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然而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各种需要,如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等。

“微笑型抑郁”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和地位的事业有成之士。

双相抑郁和微笑型抑郁的患者,由于在很多场合下表现出来的都是兴奋、积极的一面,所以人们更容易忽视他们内心的忧伤体验,他们“微笑”过后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寂寞和极端的抑郁境地,自杀的念头也就更强烈。

另外,因为人们受他们的外表迷惑,也就很难看出他们的自杀企图,使得他们的自杀更容易实现。所以,我们对双相抑郁和微笑型抑郁者更应该提高警惕。

http://s1/mw690/0047o1Iugy6LcRC89kk10

那么,我们如何能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患了抑郁症呢?是不是心情不好就是得了抑郁症?不是这样的。

据估计,约15%~30%的成年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曾出现过抑郁症状,但不一定都是病态,只有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或生理功能的才算病态。这就是诊断抑郁症必须具备的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即抑郁症状持续至少两周,以及由此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其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http://s11/mw690/0047o1Iugy6LcRDxDwmba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情绪心境低落,还可以有许多伴随症状,例如:

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活动减少,生活懒散);

④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⑨性欲明显减退。如果一个人出现情绪低落,同时伴有上述症状中的四项时,就可以确定其存在抑郁症状了。

http://s7/mw690/0047o1Iugy6LcREZFxY56

抑郁症通过系统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一般用药3~4周后便可出现疗效,3~6个月后,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在服药期间,可在家属、朋友的陪同下,多参加文体活动或作短期旅行等;多与人交流,多关心外界事物,更利于抑郁症的康复。

总之,我们不必对抑郁症心存恐惧,只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进行科学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