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过后 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2015-02-27 17:00:54)
标签:

健康

老人

空巢

心理

防治

分类: 健康常识

71 岁的王奶奶有五个子女,春节长假五个子女轮流做东,20来个人天天聚在一起,家里好不热闹、快活。可是长假一过,由于子女都不与她住一起,她又是丧偶独居,天性喜欢热闹的王奶奶,一下子从热闹非凡的天上,掉入“凄凉、孤单”的地下,感到十分不适应。心理学家称,老人可能患了“空巢综合症”。

http://s4/mw690/0047jN8Ezy6Qj76wyC703&690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TITLE="春节过后 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

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出现在夫妻晚年,而如今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三口之家,孩子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因素,孩子的离开,使许多夫妻难以适应,导致“空巢综合征”,表现为心理问题、疾病的医护问题、生活的照料问题等。

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很多小鸟,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中国精神病学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危机。

http://s2/mw690/0047jN8Ezy6Qj77MX4dc1&690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TITLE="春节过后 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

“空巢综合症”集中表现为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减退,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冠心、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较为明显的症状有: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3、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这些症状主要是受“空巢”应激影响,产生的一系列躯体症状和疾病。

http://s13/mw690/0047jN8Ezy6Qj6ZaqBK0c&690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TITLE="春节过后 谨防老人患上“空巢综合症”" />

为了减少子女离家后对家庭的心理冲击,避免空巢家庭出现情感危机,就要积极防治“空巢综合征”。

1.未雨绸缪,正视空巢。有些家庭对空巢心理准备不足,不愿面对,误以为“空巢综合征”是过渡性的,然而,忽视带来的副作用会更大,只有积极正视,才能有效防止空巢带来的不良影响。

2.重燃激情,找回感觉。老年夫妻可共同参与文娱活动,这样可以找回当年含情脉脉的感觉,使空巢家庭充满生机。

3.对症下药,心病医心。对于“空巢综合征”,必要的时候,应接受规范的心理治疗。

4.子女要多关心父母。子女们要充分认识到空巢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为父母做一些实事。

有专家强调,和父母住在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最好不要太远。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老人居住地点的距离,以送过去一碗汤不会凉为标准。对于身在异地,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哪些不良情绪,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如果老人的空巢情绪迟迟得不到解决,会加速他们精神上的衰老,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会迅速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性痴呆、老年性抑郁症和其他老年性精神、心理疾病。因此,春节长假过后,子女和家人最好持续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上述的情况,要及时和老人沟通,必要时带老人到心理科咨询。(编辑/焦秋宾)

北京医生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http://www.bj-doctor.cn/dupdate/info/970673c6-7765-4dfa-a4d1-20ebde9521e6

参考文章:

春节过后谨防老人“空巢综合症” 网易 2015-2-27

老人春节过后警惕“空巢综合症”  东方网 2015-2-27

空巢综合症    好搜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