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酒学问知多少

(2014-12-23 15:31:35)
标签:

健康

饮酒

  http://s10/mw690/0047jN8Ezy6OBK48yA9c9&690

  

  中国人爱喝酒,与内敛、含蓄的传统性格有关。几杯酒下肚,人的精神放松,半醒半醉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可以“酒后吐真言”。正因为酒的这种特殊作用,人们才赋予了它“情感纽带”、“社交工具”的角色。

  我国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过去消遣、养老、敬老都用酒来表达,让人们从内心对酒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然而,当传统的酒文化遭遇饮酒过量带来的健康危害时,就不仅仅是怡情这么简单了。

  据统计,有60种疾病因不健康饮酒造成,酒精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吸烟。然而在我国,“禁烟”已经开始行动,“限酒”却迟迟未见效果。虽然中央也颁布了“禁酒令”,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国人对酒的依赖仍然很强,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酒精的危害认识不足,国人爱酒已经超过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关于酒和健康之间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早已下了正式结论,就五个字:“酒,越少越好。”世卫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女性应更少一些,用“饮酒量×酒精浓度×0.8”这个公式就能算出酒精摄入量。如果喝酒不能避免,专家建议,最好不要空腹喝酒,喝前吃一些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如点心、面包等。如果醉酒严重,家人朋友要及时帮忙,首先让醉酒者静卧休息,把衣领解开;呕吐时,使醉酒者屈身侧卧,切勿俯卧或仰卧,以免将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如果醉酒者出现昏睡不醒、皮肤湿冷、抽搐、昏迷等症状,应马上送医院急救。

  如何饮酒你知道吗?

  1.不要大口猛喝,而是要慢慢的喝,不时地停顿一下,让身体有时间分解体内的乙醇,另外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2.空腹时不要饮酒,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吃几片面包,以免刺激胃黏膜,一面饮酒,一面进食,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就不易酒醉。

  3.尽可能饮热酒,不管是白酒、黄酒,加温后饮用:一是芳香适口;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

  4.饮酒后切不要洗澡,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

  5.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6.估计饮酒多时,提前服用Vb族直至应酬渐少,以保护肝脏。也可有意识地多吃富含Vb族的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燕麦等粗粮,以提高体内Vb族含量;

  7.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8.喝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9.疲倦时暂时别喝为宜;

  解酒招数

  既然喝酒就要学会解酒,否则不仅醉醺醺有失礼仪,接踵而至的头痛、头晕、反胃、发热……也不会让你好受。“有备而喝”才是上策,以下几种解酒食品正是坊间最新研究心得,帮你专门应对各种酒后不适。

  蜂蜜水——>酒后头痛

  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西红柿汁——>酒后头晕

  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 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实验证实,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 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酸奶——>酒后烦躁

  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解酒误区:

  都以为茶能解酒,却不知就这样被“贻误”多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酒是柄双刃剑,少饮它是健康之友,多饮它是罪魁祸首。近年来欧美以及中国有不少科学研究指出,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香港的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生活情趣。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法国人爱吃肥腻食物,但患心血管病的机会比美国人少,原因是法国人爱饮葡萄酒。少量饮酒可延缓动脉硬化,预防部分心脏病。酒里面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营养物质极少,但乙醇经肝脏代谢会转化成热量,大量饮酒会使人发胖,升高甘油三酯并消耗人体内的维生素B,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大量饮酒还会伤肝,导致心血管病发生。所以对于饮酒这件小事,一定要做到科学地喝,健康地喝。(编辑/李妍妍)

北京医生网原创(http://www.bj-doctor.cn/),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章:生命时报《过量饮酒,全身遭殃》

百度百科:如何饮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