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只有一次,远离过劳死

(2014-11-06 08:57:37)
标签:

健康

情感

最近几周,北京两家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紧张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工作强度,让很多医护人员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少同行悲哀地表示,下一个倒下去的可能就是自己。同时,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人因过劳而英年早逝。


过劳死频发,令人悲恸

最近几周,北京两家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三名医生。

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

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经专家会诊后认为预后极差,目前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

紧张的工作节奏,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很多医护人员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少同行悲哀地表示,下一个倒下去的可能就是自己。

当然,不只是医疗卫生行业,其他领域也有一些人英年早逝。游戏企业广州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官方网站发布讣告称,公司总裁张旭在国庆前因过度劳累而突发心脏逝世。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有60万人,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成过劳死根本原因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主要有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这三大根本原因,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医学研究表明,它们都与压力有关。

 

“过劳死”十大信号

现代人特别是都市白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常会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就要警惕过劳死危害。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就要警惕过劳死危害。

  1. 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 经常拖到晚上12点后睡觉;
  3. 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 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 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 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7. 经常头痛和胸闷;
  8. 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 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 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5种方法缓解脑力疲劳

  1. 首先应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自己的心胸要开阔,以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闷在心里,比如找知心朋友谈谈心。
  2. 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3. 多锻炼。身体健康的人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譬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锻炼可以使人工作起来更自信,碰到困难时更加从容不迫。黄昏时活动活动身体还可以使你更快地进入梦乡。
  4. 多睡觉。精神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有这种情况的人每天应当多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5. 把握精力高峰期。有些人上午生气勃勃,有些人晚间精力充沛,找出自己的精力高峰期极为重要,这样可以恰当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5大细节防范过劳死

  1. 专家指出,避免过劳死,人们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调节,防范过劳死的发生。
  2. 按生物钟作息,善于劳逸结合,保持心情的舒畅,学会自我解压。
  3. 按时饮食,注意营养的均衡。
  4. 提高工作效率,也别忘了保持充足的运动和身体锻炼。
  5. 如果偶然感到不适,不要紧张;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酒少咖啡,杜绝不良嗜好。

 

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在为过劳死者默哀惋惜的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珍惜这不能重来的生命,适当放松,放慢脚步,不是用青春赌明天,而是用健康的青春谱写更加靓丽的每一天!(编辑/王欢欢)

 

北京医生网(http://www.bj-doctor.c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

预防“过劳死”,别用青春赌明天,2014年03月28日,新华网

全国新闻联播微博 2014年6月14日

33岁网络总裁过劳死 白领须警惕过劳死的27个症状,2014年10月08日,人民网

过劳死警钟长鸣,2014年02月21日,新华网

不要让更多医生猝然倒下,2014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

不要让过劳侵蚀生命,2014-11-04 ,健康报

“过劳死”困扰中国 如何预防过劳死?健康之家,2014-04-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