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肌炎更“青睐”年轻女性

(2014-09-17 14:42:03)
标签:

健康

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

猝死

预防

分类: 健康常识

今天钱江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一位19岁女孩,在公交站台等车的时候突然感觉头很晕,趴在公交站台的凳子上。几分钟后,周围乘客发现不对劲时,女孩已经脸色惨白、嘴唇青紫、口吐白沫,一位大伯懂点急救术,赶紧给女孩进行心肺复苏,也有人掐了女孩的人中,希望奇迹能够出现。然而5分左右急救车赶到的时候,女孩已经没有了心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女孩花一般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据其主治医生分析,女孩的死因,疑似为重症心肌炎引发的猝死。

引发心肌炎的“元凶”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是病毒,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所引起。它们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心脏的心肌细胞。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的经历,如感冒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会感到乏力及胸闷、胸痛等。此时如果去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就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或心律不齐等体征。

此外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妊娠、自身免疫反应(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引起心肌炎;有些药物如磺胺、抗生素、消炎药物及抗抑郁药物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更“青睐”年轻女性

心肌炎对人们的威胁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以往发生的真实病例吧。

201110月,扬州市槐泗学校副校长陆素梅(35岁),先是腹部疼痛,几天后突发急性心肌炎去世。

20137月,25岁的浙江电台女主持郭梦秋,离世前的一个月,偶尔感到胸闷、心跳急促。一个星期前,患上了感冒。离世当天下班后去运动房健身,健身完回到家,突发心肌炎去世。

201310月左右,南京一位18岁的高三女生小顾感冒未愈,在参加校运会100米跑项目时,突然晕倒在跑道上,出现休克现象,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这些病例只是 众多病例中一个,但是通过这些病例,您是不是发现一个问题,发病的往往是年轻女性。

心肌炎更“青睐”年轻女性的原因

虽然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概率很低,但是总体来说女性易患的可能性要大于男性,而年轻女性相对而言更加容易,需要时刻警惕。主要原因有:第一,现在社会流行女孩要“富养”,女孩普遍缺乏锻炼,体质较差。第二,大多数年轻女性都“爱美”,进入秋冬季节不注意保暖,仍然保持夏季的“清凉装扮”,上呼吸道感染就极为容易,第三,年轻人的免疫系统相对来说还不够稳定,而且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自身的免疫力。

如何有效预防心肌炎

防病胜过治病,秋季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注射能有效预防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

 ★  预防感染。临床上,大部分心肌炎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因此,预防心肌炎首先应防止病毒的侵入,特别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于容易得感冒的朋友,外出时应关注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加衣物。在流行感冒盛行的时候,应尽量减小外出。

★  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的体力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  适当休息。平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必要时可卧床休息,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熬夜。

★  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  饮食调摄。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的搭配和均衡,不要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食物。还应戒烟戒酒。


注意:身体情况良好也会得心肌炎

据钱江晚报报道:女孩身体一向不错,以前从未发觉过心脏方面有问题。那么身体很好也会的心肌炎吗?医生表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发病与体质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其实,病毒直接作用损害心肌,或病毒进入机体一段时间(一般1~3)后,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都是导致急性重症心肌炎发病的原因。抵抗力越强的人,机体越容易产生强烈的免疫变态反应,在感冒发烧后,如果连续熬夜、感觉疲劳,体质突然变弱,就更容易被病毒侵犯。

  

参考文章:

《公交站台,19岁女孩喊头晕  没过几分钟,就口吐白沫没了心跳》钱江晚报 2014-9-16

《高三女生感冒未好去短跑 没跑几步休克了》  光明网   2013-11-6

《警惕急性重症心肌炎,凶险又致命》  家庭医生在线2013-1-15

《女主持猝死 郭梦秋死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  人民网  2012-8-2

《急性心肌炎千万别大意 可能会导致猝死》  家庭医生在线2012-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