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写字课的教学反思
西营小学    陈宗萍
    
对于写字课,我是初次教学,以下是我在这学期二年级写字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在教学初期,我虽然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愉快、主动地识字练字,但方法过于单一,以教师简单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临帖描摹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仅仅把写字练字当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字课教学变得淡而无味,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及时请教了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在接下来的写字课教学中做了如下改进:
   
1、借字讲史,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汉字尤其如此。学生们虽然每天都在接触汉字,使用汉字,却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但是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充满了好奇。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我在讲课的时候告诉他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最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和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我还告诉学生,最早的汉字绝大多数是象形文字,是根据记事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向学生展示汉字演变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因字说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写字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将汉字的讲解和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写字规律的同时,也明白为人处世的原则。
    
如在“卷”字的书写指导中,一开始我故意把一撇一捺写得很开,使它们超出田字格,然后问学生,这个“卷”字是否好看。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及时进行总结,老师的“卷”写出格了,就像不守纪律的同学,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有损汉字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在班集体中要严守纪律,为班级争光,不做有损班集体形象的事情。
    
3、改单一临摹为多样练习。在这之前学生是在字帖上描字,没有开动脑筋思考,仅仅是临摹字帖,没有达到练字的效果。之后,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读帖临帖习惯的规范教育。我强调写字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动笔、四比照”,即第一步先看帖读帖,看清笔画和在田字格里的分布;第二部想想笔顺,以及如何工整地把字写在田字格的正中,第三步动笔临帖,头正肩平,静下心来,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写出来的字才能横平竖直;第四步把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比照,寻找差异,再不断调整写字的方法。
    
4、改进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写字,写好字。“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我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去发现他们习字的闪光点,为他们写得好的字画上五角星,或者用“Very
good!”“你的字又进步了!”“你的字真棒!”等评语来鼓励学生,并将写得好的作业班全班展示。鼓励的结果就是学生都愿意主动地写字练字,字也越写好了。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转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人能写字,字同样也能“写”人。写字教学启示我们: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