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红的花、绿的叶(周文彬))
(2019-12-16 12:20:47)学习故事:红的花、绿的叶
观察对象:范吕辰
观察者:周文彬
观察地点:美工区
观察时间:2019.12.3
背景:幼儿在美工区最喜欢玩的就是橡皮泥了,因为橡皮泥的可塑性强,幼儿可以通过捏、揉、撕、拉、摁等简单的手部就可以使橡皮泥发生许多的变化,而且橡皮泥对于幼儿的经验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幼儿们都喜欢玩,在橡皮泥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很多的快乐,他们也会适当的和周围的幼儿发生一些互动。
注意:
第一次发现
范吕辰和季秦伟在美工区玩着橡皮泥,范吕辰举起他手中的一块绿色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说我能不能用橡皮泥捏我们昨黄的花、绿的叶天课上教的菊花呀?”当时我听了很开心,说:“当然可以,你这个想法很好呀。”范吕辰听了之后,拿起那块绿色的橡皮泥用模具小刀认真的切了起来,切着切着突然停了下来,自言自语地说着:“不对呀,菊花的花瓣是黄色的,叶子才是绿色呢?”他把切的绿色橡皮泥放到一边,重新拿起了一块黄色的橡皮泥,用模具小刀切成了5小块,这时他开始把切好的黄色的橡皮泥在手上搓成了5根尾端粗顶端尖尖的细长条,嘴里还嘟嘟喃喃的念着儿歌:“菊花开,红的红,白的白,像面条,,像焰火,还像妈妈的卷头发。”最后还搓了一个圆球放在已经摆好的花瓣的中间,据他说是花心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范吕辰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他还能将看到的菊花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说明他有一定的艺术细胞而且善于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
。
第二次发现
范吕辰用了一块切好的绿色橡皮泥搓成粗粗的长条摆放在菊花的下端,作为菊花的树枝,这时在他旁边的季秦伟也把他自己搓好的一块绿色的橡皮泥,放到了范吕辰的树枝旁,范吕辰急忙喊道:“谢谢你,我不要你的树枝,我只有一朵菊花,只需要一根树枝,你的放在这里就不好看了,我现在要捏菊花的叶子了。”接着他开始捏起树叶来,第一片树叶很顺利地就完成,等捏第二片树叶的时候,树叶的中间总是被捏破(他捏的树叶很薄)他也不着急,就这样一直捏着,第六次,终于把第二片叶子捏好了。
(范吕辰在捏第二片叶子的时候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放弃,一直捏了6次之后才成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并且他的手部动作很灵活协调,从发现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范吕辰具有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支持与策略: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根据观察并结合经验,对照幼儿在玩橡皮泥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水平,我们可以制定了小班幼儿玩橡皮泥的活动总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阶段,拟定分支目标。
1、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为了让孩子在创作前、创作时、创作后都能兴趣盎然,我们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搓、团、压等技能时,孩子在情景中游戏,在游戏中制作。
2、简单添加辅助材料"。如牙签、雪糕棍、种子等,如用黑色的彩色笔在搓的圆球上点两下,就是"眼睛"。
3、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图片、绘本,孩子们可以参照图片来操作。
4、"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特点,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反复进行。因此,在生发兴趣的同时,为了让孩子在每次制作中都有提升,我们可以把孩子每次的作品以图片或者实物的方式都保留下,让孩子自己来评价哪些部分做的好,哪些地方在下次制作的时候需要修改。
后一篇:观察故事:我的面条吃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