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玩球引发的讨论(张亚莉)

观察时间:2019.10.16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对象:玩投掷球的幼儿
观察者:张亚莉
观察背景:我们用废旧的黑板架子和废旧的蛇皮纸制做了一个可供幼儿投掷球的游戏架子,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了自制的纸球,大家都想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新式的“武器”。
观察过程:户外游戏要开始了,今天我们把班上用废旧材料自制的一个游戏架子拿到操场上去供孩子们玩,因为这是第一次玩,孩子们都很迫不及待。
来到操场上,刚摆好架子,孩子们就一哄而上。
A:不行,不行,我们应该要排好队才能玩。
B:我们大家都来排队吧。
队伍排好了,大家依次轮流玩起来,可是玩着玩着,队伍离投掷的屏幕越来越靠近。
师:孩子们,你们的队伍离屏幕太近了,应该站在哪里投才好呢?
A:我们应该要离得远一点投,太近了不好。
B:我们要在地上划一条线,不能过了线投。
C:这个地上不好划线,我去拿个积木来代替吧。
规定了一定的距离后再投球,孩子们的投中率越来越少了。
师:为什么有的球好投进去,有的投不进去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A:洞洞大的,球好投进一些,洞洞小的,球难投进。
B:球大的要找大洞投,球小的要找小点儿的洞投。
C:投的时候要瞄准了,要多用点儿力气。
玩着玩着,屏幕忽然倒了。
师:屏幕为什么要倒呀?怎样子才能让它不倒?
A:因为有风把它吹倒了。
B:我们把球打在它的身上了,它就会倒。
C:我们找个人在旁边扶着它吧。
玩着玩着,听到沈昕愉说:“我家墙上有数字,我和哥哥玩拍数字游戏,把拍到的数字加起来,谁多谁就赢。”对呀,怎样子玩我们才能知道今天这个游戏的冠军是谁呢?
思考问题:用怎样的方式体现玩这个游戏的输赢?(待续)
回应:孩子们自主玩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找到解决的方法,老师做好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