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我班读写区(宗素勤)

(2018-11-04 16:31:24)

浅谈我班读写区

开学初,在园长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阅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第七章“创设读写区”。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认识到:我们之前所理解的“阅读区”只是“读写区”中的一部分。经过仔细解读,让我对“读写区”有了全新的认识。

环境创设方面:

1. 丰满的阅读区。

文中说:“提供数量充足的高质量的图书”。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于是,我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适合我们大班孩子看的绘本书目,并详细地推荐给家长,鼓励每位家长给孩子准备充足的书目带来跟大家分享,从中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家园的努力下,我班的图书可以说是数量充足了。并且,根据书目的不同让孩子进行分类、做标记,这样孩子就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意识地来选择,并学会按标记去摆放。这样的区域既丰富又有序。

http://s6/bmiddle/0046OJUpzy7oVXI8Y0555&690

2. 新鲜的倾听区。

这个区域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很新鲜。首先,给孩子提供了iPadMp3、耳机和录音机吸引孩子的眼球,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录制进去,供同伴间分享。

3. 神奇的写作区。

之前我们总感觉“写作”有点“小学化”的成分。经过这一章的阅读,让我们有了创设的思路和方向。并且,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他们对这方面有着神奇的表现欲。这一现象,让我对“前书写”这个字眼有了深度研究的兴趣。

具体实施:

1.快乐共读,共同成长

首先,老师每天都会利用晨间时间陪孩子共读绘本,帮助幼儿熟悉图书内容,引导幼儿阅读图书的方法。从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创编、表演、自制图书等。

其次,充分利用班级群平台,号召家长陪孩子每晚8点进行为期21天的亲子共读活动。介于之前的亲子共读经验,这一次,我跟家长们说,我会连续10个晚上推荐故事供大家共读,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怎样的故事才更适合大班孩子,共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吸引孩子,让孩子更感兴趣。家长们一致同意我的做法。在我陪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引领至关重要。还记得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晚上,我推荐了一个故事《小种子》,要求共读后,将亲子的感想分享在群里。刚开始,几乎没有家长分享,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有一个家长分享了,我立刻表扬了她。紧接着,我强调了一句:“感想可长可短,可以是孩子的原话,也可以是家长的一点想法。”立刻,群里沸腾了起来,感想是一个接一个,浓浓的书香味散发了出来,完全是一个读书分享会啊。后来,第二个晚上,我还是要求家长分享读后感想,大家不再害羞,开始主动积极了起来。第三个晚上第四个晚上……十个晚上,我的要求是变化万千,可以是让孩子复述其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可以是让孩子把喜欢的人物画下来;可以是挑几个认识的字读一读等等。有了10天的基础,后来的11天里,家长们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感慨万千。虽然短暂而又漫长的21天结束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默默地坚持着共读的好习惯。因为她们知道,好的阅读习惯能为入小学后打好基础。

再有,我们亲子共读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大班年级组紧接着又推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推广活动“故事大王讲故事”,我们三个班,每个班一周推选出一个“故事大王”,然后我们经过包装,制作成美篇或初页分享出去。这样的平台因为是为所有孩子服务的,所以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只要孩子清楚、完整地讲述出一个故事,我们都可以采纳并推广出去,从中既培养了孩子的勇敢、坚持和自信,锻炼了孩子的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家长继续积极陪读的信心。

http://s5/bmiddle/0046OJUpzy7oVXLZmOo74&690

http://s9/bmiddle/0046OJUpzy7oVXN3c8M28&690
    2.轻松认字,快乐游戏

经过一个多月的阅读活动,我们孩子对文字更敏感了,文字已经成为我们阅读里的一部分。孩子们喜欢从故事中找出认识的字,于是,我们的“读写区”里多了一面“词组墙”。孩子们喜欢跟文字玩游戏,特别是课间自主游戏的时候,词组墙那儿总会三两结伴地在炫耀着,比赛谁认识的字多。渐渐地,我们孩子无意间发现,词组墙上有些词语里会有一个一样的字。紧跟孩子的发现和兴趣,我班玩起了“词语接龙”的游戏。游戏中遇到了一个困惑,比如:“人类”这个词,有孩子接龙到“泪水”,还有孩子接到“累了”。再如:“天气”这个词,有孩子接到“汽水”; “花朵”这个词,有孩子接到“躲猫猫”。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我们老师进行了研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是继续接龙,还是停下来跟孩子解释清楚呢?于是,我们在墙面上又创设了一个版面“同音字”。当词语接龙游戏中再遇到同音字的时候,我们就将这些同音字收集到这个版面上,鼓励孩子以图画的形式来进行匹配和区别。

3.以点带面,共同分享

我班有一个识字特别多的“学霸”,他能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读起来。这样的他特别陶醉于坐在“倾听区”里录音。于是,我们借助这个资源,把他每次的录音播放给大家听,这样既分享了他的作品,也激励了其他孩子对倾听故事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们还意外地发现,喜欢待在“美工区”里捏橡皮泥的两个孩子,最近迷上了捏文字,有词组墙上取来的字卡,有自己的名字。在捏好的文字上,还进行了装饰呢!“表演区”里也不再只是唱歌、跳舞的地方了,多了讲故事的“小老师”。

http://s5/bmiddle/0046OJUpzy7oVXRfsNK34&690

http://s12/bmiddle/0046OJUpzy7oVXSmnZ9bb&690

http://s4/bmiddle/0046OJUpzy7oVXU5bov5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