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石头畅想曲
(2020-10-06 15:19:02)一、课程源起:
开学之初,走廊环创我选择了以石头为主题,布置了石头游戏长廊,环创结束后,仍有剩余,便放于美工区,准备供孩子们进行游戏。这天早晨,黄欣怡早早到校,一进教室,连忙奔向美工区,开始专注于她的创作中,大概十五分钟后,一颗色彩丰富的石头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其他孩子看到了,纷纷被吸引了,赶紧跑来围观。“哇,原来石头可以画画呢。”“黄欣怡你画的可真好看呢!”“我也要来试试。”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思路,从而生成了班本课程《石头畅想曲》,让我们跟着孩子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探索石头的秘密吧!
二、课程理念:
《指南》中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他强调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让幼儿在充分感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
虞永平教授说课程游戏化不仅要让幼儿玩得开心,更要关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的载体,让幼儿在玩得开心的同时习得经验,获得发展。
三、课程目标
1.关注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石头及其用途。
2.初步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想像力、认知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5.让幼儿参与收集各种各样石头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主动保护良好环境的行为习惯。
6.积极参与尝试石头画的创作,体验石头作画的乐趣。
7.喜欢欣赏儿歌、故事,能大方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石头的了解与感受。
四、课程框架
探石→创石→赏石→忆石
五、课程实施
探石——寻找石头篇
“孩子们对于石头了解是多少呢?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活动呢?这个课程我该怎么去设定目标呢?”一系列的问题浮现于我的脑海。为了解除心头的疑惑,我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从寻找石头开始。
孩子们除了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石头,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找一找小石头在哪里?草坪上、沙池里、树底下.......挖呀挖,捡呀捡。哈哈,我们找到石头啦!孩子们拿着找到的石头特别高兴,菲菲说:“我找到的石头形状不一样,有圆圆的,很光滑。”秋秋说:“我找的石头有角,摸起来很粗糙。”果果说:“我的石头有黄色黑色。”是的,这些石头从外观看,形状、大小、颜色、质感都是不相同的,“老师,那这些石头为什么不一样呢?”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根据主题目标,我预设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石头》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特性和用途。活动中,播放视频、图片,让幼儿欣赏不一样的石头,如:大理石、雨花石、叶腊石、金刚石、孔雀石、水晶石等,也请家长们带来一些实物,幼儿在观察、触摸中,感知石头的粗糙、软硬等特征。还知道了石头有不同的用途等特征,在整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
石头大变身——亲子调查篇
石头有哪些玩法?你想怎么玩?石头可以干什么?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搜罗各种花样玩法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石头的作用之大。我们一起来看看调查中他们是怎么说的?
创石——区域游戏篇
嘿,石头,你想怎么玩?将石头融入到我们的区域中,科探区的孩子们各个瞪大了小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石头,时不时地用放大镜认真研究着,俨然一副小博士的样子,孩子们将这些心爱的石头捧在手心,有的甚至还放在脸上感受一下石头的温度,孩子们对石头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他们对石头的热情在急速升温中。
建构区中,孩子们用石头玩起了搭建游戏,诚诚说:“我们搭个石头公园吧!”“好的”。于是大家开始忙碌起来,睿睿说:“我们还要在石头公园外边种一些树”,霖霖说:“我们还要变一些汽车”......
美工区,孩子们运用各种材料装饰石头,大胆地在石头上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阅读吧,孩子们找到了一些石头的绘本,同伴间互相交流着绘本中的故事内容。
创石——创作篇
孩子对石头的探讨还意犹未尽,几个小伙伴围着走廊墙面上的石头画聚在一起探讨:“这是怎么画的呀,石头鱼、石头猫头鹰、石头小黄人都好漂亮呀!”“是用水彩笔画的”“不对,是用颜料画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几个创作活动。
美术活动中,我们两两分组一起用石头做仙人掌盆栽。不一会儿,一个个漂亮的仙人掌就出炉了,我们一起小心地把它装入盆中,轻轻放置于教室门口,为我们班增添了一抹绿意,沁人心脾。
如果说,教师、家长、孩子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小点,那么,亲子活动便是将这些“点”串联起来的一条线,亲子活动石头创意画”便应运而生,孩子们利用休息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品,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对石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能更好地促进了他们情感的发展,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石头小黄人是利用太空泥和石头相结合,在搓、揉、捏中发展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因为掌握了一定的玩泥技巧,孩子们没过多久,作品就一一完成了,真是栩栩如生,令人惊喜!
创石——多彩游戏篇
跳房子的游戏小朋友们平时都有接触,加入石头又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呢,孩子们分工合作,一起摆出专属的格子,在自己建立的格子中,他们愉快的游戏着,欢声笑语回荡在三幼的上空!
这颗大大的石头能做什么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后,孩子们给我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我们可以当球呀,去操场上踢足球。”既然孩子们提出了想法,那我们就去实施吧。带着大大的石头我们来到操场,进行自由分组后,我们开始了精彩地足球对抗赛,孩子们你追我赶,不相上下。当然,我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哦!
音乐活动《石头剪刀布》孩子们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起来!
赏石——科学小实验篇
实验一:软硬的滚动
孩子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同种物体在软硬不同材料上滚,原来在硬材料上滚动得快,因为硬材料上的滚动产生的摩擦力小,所以滚动的速度快。
面的物体叫浮,实验中得知发现,石头总会悄悄地沉在水底,那是因为石头的密度比水大。
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用鹅卵石拼搭了小路的造型,他们七嘴八舌的商量着,共同出谋划策,尝试着将图案摆到最好。石头路铺于我们的教室外面的沙池里,孩子们利用空余时间就去跳一跳、玩一玩。
忆石——故事欣赏篇
在绘本阅读《驴小弟变石头》、《石头奇遇记》活动中,孩子们跟着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仿佛声临其境,和驴小弟一起经历了一次有意义地旅行,发展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实石头不仅可以作我们的玩伴,而且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让石头和幼儿一起举办一场石头音乐会吧!
石头的作用很多,可以做假山、盖房子、造桥、铺路等,石头还做成精美的项链、炒鸡蛋吃、做成麦饭石锅呢,一起来看一看!做好的鸡蛋要马上吃,石头一直有温度,鸡蛋熟了马上要吃掉,时间久了会变老。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做成的麦饭石锅具有保鲜、去异味、补充营养、促进人体生理代谢功能等多种作用。
六、收获与反思
收获最多的就是我们别具特色的“长廊”,《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紧跟理念的步伐,长廊的一侧为手工制作,后期将在长廊另一侧给孩子们创设一系类石头的游戏,包括考古小博士、污水大变身、小小测量员、巧取瓶中水、肚子里的石头等等。
七、结束语
当然,作为老师,不能仅仅是观察,更不能止于观察,主题课程的实施需要老师不断地去思考,去分析,解释看到的和听到的,建构或者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想出再下一步的支持策略。我常常问自己:我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底气给予孩子所谓有效的支持。孩子们在努力,在创造,而我们老师在这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没有获得什么,悟出什么,以后自身学习的方向又是什么。班本课程《石头畅想曲》虽没有华丽的衣裳,却有着孩子最真挚地微笑与喜悦。漫漫长路,在班本课程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