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玩蛋了
(2020-09-19 21:13:58)缘起
理论来源
于是,“玩蛋了”这个主题的班本在我的脑海中应孕而生了。
观察探索:鸡蛋&鸭蛋&其他的蛋
顺着“到底是鸡蛋还是鸭蛋”的这个话题,开始了今天的观察,“鸡蛋是橙色的,鸭蛋是白色的。”“鸡蛋和鸭蛋都是椭圆形的,但是鸭蛋是长长的。”“鸡蛋!我发现鸡蛋上面还有小黑点,鸭蛋上没有。”孩子们仔细观察,把鸡蛋和鸭蛋的外形研究了一个遍。
班本的开展需要在孩子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展开,了解孩子们的已知经验很有必要。于是,一张名为“我认识的蛋”的调查表诞生了。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平时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蛋画下来;蛋有哪些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些什么样的帮助?请爸爸妈妈们写下来。对于“蛋”还存在一些好奇和疑问也纷纷记录了。
第二天,听说咱们在研究蛋,一位热情的妈妈还赞助了咱们鹅蛋和鹌鹑蛋。我们的探索活动便更热闹啦!“鹅蛋比鸡蛋、鸭蛋都大!”“鹌鹑蛋好小呀!”“鹅蛋和鸭蛋一样是白色的。”
这些蛋在外形上就有很多不同之处, 蛋的里面会长一样的吗?咱们来看一看吧!通过观察发现:所有的蛋都有蛋壳、蛋膜、蛋白和蛋黄组成的。
“奶奶给我煮的蛋不是这样呀,煮过的蛋是硬硬的,不是像水一样的。”有个嘴快的孩子喊出来,为了给孩子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我们决定煮一批蛋来对比一下。煮蛋之前,得先给蛋洗洗澡,各种各样的蛋在水盆中“游泳”,程怡雯兴奋地喊:“蛋宝宝在潜水呢!好厉害呀!”蛋终于煮熟了,为了能更快看到蛋的变化,需要把蛋放在冷水中冷却一下,这时的蛋还是会沉在水底,就是孩子口中所谓的“潜水”。终于经过对比,孩子们发现,生的蛋都是液体状态的,熟的蛋是固态的,而且蛋白从生的时候透明到煮熟之后变成白色的了。
舌尖上的蛋
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等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日常生活中,蛋有很多种做法,比如:水煮蛋、荷包蛋、煎蛋饼、煮蛋汤、炒蛋、炖蛋。我统计了班内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常见蛋的吃法,请孩子们自己投票选择一项最喜欢的,然后出发,和孩子们一起去做美食吧!
轮保护一颗蛋的辛苦
这天,我们班的小可爱——贝贝高兴地跟我说:黄老师,我有一本蛋的绘本,我把它带来了!”原来是《狐狸爸爸和鸭儿子》。“狐狸怎么会做了小鸭的爸爸呢?”“小鸭的妈妈去了哪里呢?”“狐狸会把小鸭子给吃掉的!”带着问题和好奇,我们打开了绘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孩子沉浸在狐狸爸爸矛盾的心理变化中,不时被狐狸爸爸搞笑的护蛋动作逗得哈哈大笑。绘本的最后,狐狸爸爸对自己舍不得吃小鸭子,发出了一声感慨:“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做了一件糊涂事呢?”“你觉得狐狸真的做了一件糊涂事吗?”“我觉得不是啊,他有小鸭子陪呢!”“狐狸爸爸喜欢小鸭子了。”“小鸭子爱狐狸爸爸,我也爱我的爸爸。”“妈妈在家照顾我,很辛苦!”原来感情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孵化的小鸭已经不是美味的食物,而是一个被狐狸爸爸历经周折孵化的小生命,是怎样的爱会让本是食物的鸭子变成鸭儿子啊。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一把狐狸爸爸的辛苦,咱们班来了一场“护蛋行动”。
一大早孩子们拿着蛋进园了!有赤手空拳托着蛋来的;有装在塑料袋里护着来的;还有的索性“里三层外三层”包的严严实实装在盒子里带来的。
比起以前开开心心地在幼儿园里度过一天,今天却不能愉快地玩耍了,洗手时要想个办法保护着,有挂在水龙头上、有用脖子夹着的,有舍不得放手换着手洗的;晨间活动因为怕弄坏了心爱的蛋宝宝,不愿意选择游戏的,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可以和鸡蛋一起玩的游戏“带着蛋宝宝旅游”真开心,可是蛋宝宝有点不听话,一不小心掉地上了,赶紧检查一下有没有摔坏!这下一定要慢慢走了。
做个“蛋妈妈”可真不容易,孩子们想到了挺着大肚子的沈老师,不如请沈老师来教室里,传授一下保护小宝宝的经验吧。沈老师有了小宝宝之后,还每天坚持上班,一定很辛苦吧。我们也来学学沈老师的样子,把一个大气球塞进衣服里,这下,以前能轻松做到的事情都开始变得不容易,不能弯腰,不可以跑、穿不上鞋子、不能趴下,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宝宝”。
孩子们从一开始觉得滑稽好玩,到切身体会到孕育生命的辛苦,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为妈妈送上一份小小的心意,回报妈妈万分的爱。
关于鸡和蛋的哲学思考
自从发现了蛋的秘密,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在散步时间看望公鸡、母鸡和鸭子了。这天,我们又来到饲养角,看到大公鸡和鸭子在自由地玩耍,而母鸡却一直蹲在角落里不离开。孩子们又开始讨论起来:“母鸡在孵小鸡呢!”“小鸡是从蛋壳里出来的。”不安分的我抛出了一个新问题:“你们觉得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呢?”这下讨论更激烈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先有鸡,鸡才能生蛋!”“先有蛋,蛋才能孵出小鸡。”“不是,先有鸡,没有鸡哪来蛋呀!”“不对,鸡从蛋里出来的呀!”······
一声高过一声,虽然最后我们也没有得出到底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蛋如何孵出小鸡来”这个话题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只能坐在教室里,云观赏“孵化小鸡”的视频了,孩子们一遍遍地看,感受生命的奇妙。小鸡一开始还只是个小小的胚胎,没有头和身体,只有一颗跳动的心脏,过了几天,小鸡头和身体分化了,慢慢地,小鸡长出了爪子和翅膀、羽毛,小鸡渐渐长大,身体越来越大,蛋壳都快容不下它了,终于在21天后,它用尖尖的嘴巴把蛋壳啄开,探出身体,发出了第一声啼叫。
小鸡孵化的这些天里,鸡妈妈一刻也不离开自己的窝,分秒守护着自己的蛋宝宝。鸡妈妈那么辛苦,我们给鸡妈妈盖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吧。孩子们从家里找来了纸盒子,铺上让鸡妈妈觉得舒适的材料,比如:稻草、纸屑、报纸、菜籽壳,真是绞尽了脑汁。
鸡蛋游戏
蛋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我们游戏中的常客。你瞧!
游戏1:母鸡妈妈下蛋了
孩子们学着母鸡下蛋的样子,将屁股后面盒中的“蛋”尽数“生”出来,有跳着“生”的,有“扭”着生的,有边跳边扭的,惹得旁观者们不禁地喊“加油!”看谁先把“蛋”给“生”下来。
游戏2:帮鸡妈妈找蛋
鸡妈妈生的蛋宝宝被坏心的黄鼠狼给偷走了,焦灼万分,正愁眉不展的时候,乐于助人的小兔和小乌龟出现了,他们找到鸡妈妈丢失的蛋宝宝,历尽千辛万苦,将蛋宝宝送回鸡妈妈的身边,别高兴得太早,看清楚蛋宝宝是哪位鸡妈妈的哦。
游戏3:画鸡蛋
有营养的蛋白和蛋黄被我们吃掉了,剩下的蛋壳也是宝哦。完整的蛋壳可以供我们在上面涂鸦,画出不同的表情,有捧腹大笑的、有怡然自得的、有愁眉苦脸的、有怒发冲冠的,真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游戏4:蛋壳入画
圆圆的蛋壳像蘑菇一样,用纸卷给蘑菇装个把,刷上喜欢的颜色,好看的蘑菇就成型啦。蘑菇喜欢长在湿润的草地上,先画上草地,铺上小路,最后把蘑菇栽上。哦,对了,别忘了蘑菇上的小点点哦。
延伸与思考
前几天沈老师的小宝宝出生了,托人送来了礼物,里面也有蛋,不过这个蛋是红色外壳,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中国的很多节日都需要吃蛋,清明、立夏、端午、生日和生了孩子以后。国外复活节也需要吃蛋。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蛋都代表着生命和希望,蕴含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期许,和对新生命的祝愿。
本次活动虽有精彩之处,但也有很多局限和不足。第一,蛋的延伸比较局限,只研究了些生活中常见的鸡蛋鸭蛋之类;第二,鸡蛋的美食也只选择了成品中能看得见蛋的,而其实很多成品中看不见的鸡蛋美食并没有在这次的活动中制作和展示;第三,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对卵生和胎生的不同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第四,调查表中的一些孩子比较好奇而没有探究的问题,比如:各种蛋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是不同?鸡蛋能不能生吃?我们如何挑选新鲜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