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第四十章《水家惨遭二连击》
(2023-06-21 11:02:36)
标签:
中国作家网小说 |
分类: 文学 |
慕容炯换成了妻子照料后,没过半年时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从以前连“衣弊履穿”都不会,见了生人就怯声怯气像个孩子似的、到早起去学府攻读自个打点行装,晚归自个洗澡更衣、整理文房四宝等日常生活自理都无需劳驾旁人,再到与他人侃侃而谈交流诗文,充分展现满腹经纶也只不过是大半年的光阴。这就奇了怪了!难道麦芽就那么神?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把个书呆子改造成为了一个学而致用内外兼修的俊才?难道麦芽有什么“醍醐灌顶”的神奇法宝?非也!之所以慕容炯有如此大的变化,只是之前长期被作为贴身丫鬟的保姆侍候得太周到了,致使习惯成自然。结果是;从小依赖别人惯了、自己就啥都不会了。
原来、慕容举人公妄图将儿郎们培养成封侯拜相之才,他除了有一套严谨的家规,对孩子的成长要求也是别出一格的。别的大户人家的孩子通常都是请乳娘喂养,并且在一般情况下满周岁就断奶了。而他的儿郎却与众不同,孩子要到两周岁才断奶。而且孩子生出来一过百日、无论生母奶水有多充足,他都要请一个长相端庄的年轻乳娘与孩子的生母一同喂养。他认为、这样喂养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挑食更经得起折腾。另外、他认为让孩子长大一些才断奶会更聪明伶俐、不容易生病。事实证明也许是如此、他的三个儿子学龄前都非常聪明乖巧特招人喜爱,常常哄得俩娘亲及乳娘花枝乱颤、喜不自胜,使得乳娘们两年的哺乳期满了都还想一直喂养下去。当然、获得的丰厚回报也是乳娘们不舍离去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慕容三少爷的乳娘,她拾六岁被慕容原配掌柜夫人选中进入慕容府为慕容炯哺乳,通过两年亲密相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萌娃带给了她无限的欢乐,令她离开的时候还沉醉在母爱之中无法自拔,三步一回头久久不舍离去。当她恋恋不舍走出百步突然听到慕容炯那把动听的童音深情地喊:乳娘——!您多多珍重、您的一乳之恩炯儿他日定当厚报!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喊出如此重情重义的话,怎能不让人心情澎湃如潮?只见她娇躯一扭,转过身来步履轻盈地来到慕容夫人跟前说:夫人:您让我再喂一次炯儿吧?她得到了慕容夫人的赞许后,急不可待地从丫鬟阿竹怀中一把抱过慕容炯,当众将封满的乳房塞进慕容炯的小嘴儿里说:我的小官儿:吃饱点,以后乳娘不在你身边了,你在家要好好听爹娘的话,从今以后就别惦记着吃奶了,要多吃饭菜才能快高长大的。记住了!她让她的“乳儿”饱餐后才依依惜别回归阔别两年之久的家,重新过上原生态的农耕生涯。
这位温婉善良的美少妇名叫香草,刚满拾四岁父母就将她嫁给了隔壁沙脊村水牛的大儿子水冬生为妻,小小年纪就成为了背负着一家生计的水家长媳主妇重担。
水牛、五个姐姐两个妹妹家中排行第六,村里的晚辈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六叔,是沙脊村出了名的农耕老把式。他凭着一身的农艺绝活辛苦耕耘,在他的精耕细作下,祖上留下的两亩三分地年年丰收。虽然田地就这么块巴掌大,与年迈的父母一家三口也过得挺滋润的。这种不愁温饱的生活随着婚后儿子冬生兄弟姐妹的诞生消失了,而且在不断“开枝散叶”的过程中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那么同样是靠那两亩三分地、水牛的爹娘也都育有八个孩子但也过得好好的,怎么到了水牛当爹就日子越过越艰难了呢?其实、问题不在于孩子多少,而是在于男孩的多少。水牛的爹虽然孩子不少,但男孩就水牛一个,那七位千金出嫁的时候还可以多少领点彩礼,生活当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了。水牛就不同了、他的媳妇不单止能生,而且生的大都是“带把”的。
正所谓生仔好听、生女好命,他的那位看起来柔柔弱弱、不那么高大的媳妇儿进门次年就生了冬生,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以三年生俩的频率一股脑儿诞下“九龙二凤”,期间腹内娇儿像打开了闸门似的鱼贯而出。好不容易稍停了三四年,正当水牛以为媳妇的“枝叶”就此散尽了,没想到还没等到拾一郎五岁,媳妇的肚子突然又发力一连诞下了俩儿郎。直到大儿子冬生二拾八岁取妻香草的时候,小儿拾三郎才一岁多。如果以这样多把嘴啃那两亩三分地,哪怕他水牛有三头六臂,也要把他这头“水牛”连皮带骨给啃个精光。所以、他在冬生拾六岁的时候,不得不另外租了拾亩塝田才勉强应付得了后来不断增加的那拾多把嘴巴的啃食。
按理说、在农耕时代,他有拾六岁的老大、有拾四岁多的老二、有拾三岁的老三和拾一岁多的老四,以这样五个劳动力及“半劳动力”耕作那拾多亩地,应付起来还是柔韧有余的。另外加上拾岁的五妞带着八岁多的弟弟老六在田头地尾掺和着“打个下手”日子一度过得挺殷实的。在那几年、水家嫂子好像意识到“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一样,拾多年没稍停过的肚子似乎要“鸟尽弓藏”了。水牛“心里想”都拾一个儿女喇,这一生已无愧于水家一族的列祖列宗了。正打算趁这两年好收成,赶紧给年已二拾的长子冬生取个媳妇为水家的香灯代代相传。可没想到、美好的憧憬还在酝酿之中呢,就接到里政征兵的文书。
当水牛听到里政说由于北面的匈奴屡犯边境,不听警告气焰还非常嚣张,朝廷一怒之下决定开春后派遣大军进行征讨。因此、今年与往年不同,往年按户三丁抽一即可应付,但今年官府给我们村下达的征兵指标就达三拾六个之多。四此、今年经村长老一辈建议先实行五丁抽一,剩下的指标再来三丁抽一。里政宣读完抽丁规则后神情沮丧地说:水兄弟啊:我们村真倒霉!往年其他村三丁抽一即可,今年轮到我们村下发的指标就增加了那么多,恐怕你我这样家有五壮丁的人家就要去俩了。没办法呐!我和你都一样、认命吧!这真是时也、运也、命也啊水兄弟,你就与嫂子好好地斟酌一下做好送俩儿郎去当兵的思想准备吧。
如果是按往年其他村的征兵人数,一户仨壮丁以上(拾五岁以上五拾岁以下的男人)的家庭抽到去当兵的只是少数。因为、在每年的征兵人数中,轮到的村庄也只不过三五七个。因此、像沙脊村这样有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如果像往年一样的话、就算像水牛这样的五壮丁之家,也不一定须要有个人去当兵的。但今年水牛家这五壮丁之中,最少都要去一个的了,搞不好在三丁抽一的环节中还要被抽中一个。当然了、无论是多少丁抽一,去当兵的永远是穷苦人家的好儿郎。因为富贵人家生孩子本来就少,能生出男孩子的更少。而且富贵人家的男孩基本上在拾六七岁就取妻分户了,征兵抽丁的规则根本就波及不到他们。就算有个别符合征兵抽丁规则的富贵人家抽中了“光荣签”他们也可以用钱买丁顶替。况且、搏取到秀才以上功名的男丁是不计入征兵抽丁名额的。所以、富贵人家是甚少有人去当兵的。
水牛也真是倒霉倒到家了!在三丁抽一的这个环节中“鬼使神差”地又抽到了枝“光荣签”,当他抽出签一看到那金光闪闪的签头立马傻眼了、头脑嗡的一声差点晕倒。是啊!他好不容易撑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眼看靠着与四个先长大成人的儿子齐心协力拉扯着下面一窝“小雏”,紧巴巴的日子才轻松了一点,没想到时运那么不济,一下子就抽去俩。今后那拾多亩地咋耕啊?问题是、地里长不出东西来也照样要交田租的啊!但众目睽睽之下抽到了那支该死的“光荣签”也不能耍赖不算数、要求重抽一次的呀!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与娇妻商量看让哪两个儿郎去应征了。
夫妻俩通过反复斟酌、决定让老二和老三去应征入伍,由于当时去当兵所需的行装是要自备的。夫妻俩考虑到俩儿郎就要置身于荆棘满途、生死难料的军族之中了。于是、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准备给冬生取媳妇用的银子,加上五妞出嫁领的彩礼银,拿了一部分给兄弟俩购置行装,剩下的都给了兄弟俩留作去到兵营里的不时之须。这么一来、较为拮据的水牛一家的家底一下子就被掏空了。如此一来、冬生取媳妇的计划不得不搁置了下来。不单止如此、一下子去掉了两个壮劳动力,想要把那拾二亩多的田地耕好,恐怕爷儿仨要日以继夜地拼搏了。还好、这时候的老六与老七都能帮上一些忙了。但他俩毕竟还小,干起活来是不能与老二和老三相提并论的。所以、爷儿五使出了洪荒之力奋斗了八年终于有了些积蓄,于是、水家嫂子赶紧把还没满拾三岁的拾妞嫁了,用拾妞收回来的彩礼加上这几年的积蓄,托媒取了隔壁村拾四岁的香草为儿媳妇。不幸的是、取了儿媳才过了一年多,不复当年勇的水牛终于积劳成疾,熬不住寒冬酷暑之下日以继夜地操劳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