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庭居士
闲庭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6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怀第三十八章《神童苦读成呆子》

(2023-05-04 17:26:20)
标签:

中国作家网小说

分类: 文学

那个年代的慕容员外乘着举人公的声望开办了一所取名为“举人公学府”的私塾,由于他的声名烜赫,不单止相邻几个镇的富贵人家把膝下儿郎送到他这个偏远的乡巴茅庐来,甚至连县城里“望子成龙”的人家都把儿郎送到他这里来求学。虽然慕容员外的“举人公学府”只是些结草为庐的简陋堂舍构成,但还是得到各路乡绅的追捧,这些不缺衣食的士绅们梦寐以求的是;后辈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因此纷纷将子弟送到戚家庄这个偏远乡村来求学,致使“举人公学府”这所简陋的私塾最鼎盛的时候学子过百。

虽然大家都是慕名而来,但这所“举人公学府”并不是浪得虚名的。在慕容举人公严厉得近乎残酷的教育方式下,还是很有成效的。他的这所学府自开办以来,考上“童生”的学子无数。不单止如此、更令业界难以望其项背的是;处于鼎盛时期的“举人公学府”,他们的学子在每界“院试”中考上秀才的学子也是名列前茅的。其中举人公的大公子慕容榷、二公子慕容轩都是年仅拾五就考中了秀才。三公子慕容炯就更彪炳了、没到拾二岁就夺得秀才殊荣。在别人看来,面对那些个县试、府试、院试就像一道道令人望而生畏的雄关,但对于他们兄弟仨来说,过那些个“雄关”只是闲庭信步信手拈来的事。由其是那位三公子慕容炯,他四岁就能吟诗作赋,七岁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简直是个文曲星化身的天才,坊间乡民都认为如此神童、封侯拜相是迟早的事。

慕容举人公看到自己的三个儿郎都如此争气,特别是有着耳闻则育、过目不忘的小儿郎,就更令他的自信心无比膨胀。一向的谦逊务实的举人公,在一片褒奖声中飘飘然了起来。他“心里想”按照孩儿们现在这个势头,在不久的将来蟾宫折桂都有可能。既然目标确定了、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啦。特别是那个自小聪慧过人的三儿郎慕容炯就更加令他寄予厚望了,雄心勃勃他、自此以后无论是三九寒冬,还是三伏酷暑,都必须要儿郎们五更起床“知乎都也”到夜深二更过后方可停歇,其间与科考无关的事,一律不得沾染,哪怕是大小二便都不许离开书房,只能就地在书案旁边的马桶上解决,然后由丫环侍女清理掉。

蟾宫折桂?哪有那么容易?一个秀才要想踏进殿试的门坎,还要先过乡试和会试这两道万丈雄关呢!就更别说蟾宫折桂了。如果你“朝上没人”哪怕你文章写得再好、哪怕你“四书五经”学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要想得到“天子的垂青其难度无异于登天。当然、当时的慕容举人公老爷子是不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以为比自己当年考取举人时付出更刻苦专注的不懈苦读就一定能青出于蓝。殊不知、他为了儿郎们取得更加灿烂的前程,尽管已是呕心沥血了,三位儿郎不单止会试遥不可及,甚至连乡试都数考不过。而功名上毫无进展的三位慕容家公子,随着时光的流誓不觉都已年过而立之年。在举人公的高压下,他们只懂得文章诗赋,三拾多岁的人了、日常生活本能还不如一个七八岁的孩童。

总算已到垂暮之年的举人公夫人有先见之明,眼看儿郎们数九不识添衣、酷暑裳服加身依旧。甚至连饺子、面条是怎样弄出来的都不知道,更别说炒菜做饭、宰杀鸡鸭鹅等技术活了。都三拾多岁的人了、还是呆头傻脑的,如果没有了丫环侍女的贴身侍候,哪怕家有谷粮千石、他们也得挨饥受饿,而遇寒冬、给他们再多的华服被褥、他们也得挨寒受冻。在这种情形下,都顾不得老头子整天唠叨的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咒语,更顾不上什么门当户对了。看到有身姿矫健、做事利索、勤劳肯干的姑娘就重金聘媒上门提亲,现在对她来说;门不门当、户不户对,美不美貌都不重要了,只要姑娘长得像个人样,并且出生在本份的人家就行了。在她的操持下、早已过而立之年仍然一事无成的老大慕容榷,老二慕容轩先后在前几年就放弁梦想取了农家女为妻。在能干的农家女妻子的引导下,总算能应付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事了。现在、慕容家的三位被乡亲们捧为学霸的俊才就只有被慕容举人公最看重、最寄予厚望的三公子慕容炯还是孑然一身傻傻地在苦读。由于他最具金榜提名的潜质,因此、是被管制得最严厉的一个,整天被关在书房里的他,生活技能也是三兄弟中最差的一个。都快四拾岁的人了,还是傻头呆脑的,离开了侍女就穿衣不会扣扣、踏履不识左右,口干不懂自斟除渴、饥不懂烹粟为食。慕容老夫人看到已年近四拾的小儿子一事无成还傻不拉几这副德性,心急如焚啊!她“心里想”我与他爹都“行将就木”了,将来这啥啥不会的呆儿郎怎么活呀?于是、她也顾不上还抱有幻想的夫郎,非要在有生之年目睹自幼被乡亲们贯以神童美誉的啊炯驰骋考场的风彩了。苦口婆心地劝老头子面对现实、放弁幻想,给小儿子取个媳妇置头家回归正常生活。

慕容举人公听了妻子的劝说后也觉得在理就没有再坚持已见,只是要求妻子多用些心思为儿子撮合一位贤惠本份的姑娘为妻,以弥补儿子为自己不切实际的妄想耽误了的光阴。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背景下,像慕容举人公这样的家庭,哪怕儿子是个傻子、给他取个媳妇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不、举人公夫人说要为小儿郎取媳妇的话才过去了三天,就有媒婆扭着水桶腰、笑容堆满圆嘟嘟的胖脸来到慕容府上对慕容夫人说:恭喜举人公夫人!贺喜举人公夫人!老妞儿按您的吩咐、这几天起早贪黑跑了拾多个村寨,终于给老妞儿发现了隔壁镇三眼井村的田家有位叫麦芽的拾八岁姑娘待嫁在闺中。经老身一番唇舌,田家夫妇已“心动”,同意摘日相亲。虽然田家家景一般,但姑娘长得俊啊!身材矫健、敏捷灵巧,最重要的一点是;姑娘还勤劳贤惠,最符合夫人您的要求了。夫人您要早作定夺哦!这么好的姑娘被别人捷足先登就太可惜了。

妗姐你辛苦了!你说得对!错过了这么好的姑娘确实是太可惜了,不知妗姐能否明天领我去三眼井村田家一睹麦芽姑娘的芳容?如果事成、我必再有重谢。

举人公夫人太客气了,什么重谢不重谢的?我们这些做媒的,一不图荣华、二不图富贵,只愿天下有缘人终成眷属。若举人公夫人明天摆驾田家,老妞儿我定当鞍前马后为您执纲引路,只图喜事玉成之后老妞儿我掏碗喜酒贴上点举人名门世家的光足已。这真是媒婆的嘴啊!明明是冲着银两而来的,嘴上还说得如此寇冕堂皇,实际上她已经收了慕容家不少的筹金了。不过、如果将两家的喜事撮合成功,那份茶礼就更加丰厚了。

其实、田家的麦芽姑娘早已过了官府所规定的初婚年龄,眼看就要成为“楔灶罅”老姑娘了,正焦急着四处托媒为闺女找婆家呢。

怎么了?麦芽姑娘长得寒碜还是性格泼辣刁横?又或者是“头脑少了根弦”傻头傻脑的?非也!麦芽继承了父亲高挑健硕的体形、又继承了母亲娇俏柔美的身材,整合了父母优势体系的她该大的地方一点都不小,该小的地方一点都不大。整个丽影看起来既苗条又不失丰满。而且还非常聪明能干,无论是父亲的花卉园艺、还是母亲的针织刺绣,她都能应付自如,是个冰雪聪明的美貌姑娘。那这么优秀的姑娘怎么会快到二拾了都还没找到婆家?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麦芽这样优秀的姑娘自然是男子首要追逐的对象了,在她拾四五岁的当嫁年龄,家里的门槛就被媒婆们踩低了几分了。托媒来提亲的除了巨贾富商及官宦之家外,还有“功名加身”的文人雅士,更不乏农耕“平头”健硕壮实小伙。问题是、这些个提亲的人,家景富裕以及官宦之家都已有好几房小妾的了,还没成亲的单身小伙又家徒四壁。而麦芽这样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励志美女,怎么会甘心委身做个无所作为的小妾呢?她需要有一个自己当家作主、展现自身才干的平台。但古代社会做富贵人家的原配夫人是要门当户对的,就她爹一个花匠、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个不愁温饱的一介草民而已,以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富之家怎么能与豪门大宅门当门对?要是嫁给一些家徒四壁的穷小伙吧,不单止觉得太委屈自己,连爹娘也不同意呀!特别是做过知府夫人贴身丫鬟的母亲,她深知、穷人过日子有多么的艰难,为人小妾过日子有多么的辛酸憋屈。因此、她是绝对不会将自己风姿绰约的宝贝闺女当个毫无家庭地位的小妾的,同时也不会让闺女嫁入家徒四壁的穷困之家。她所能接受的女婿、最起码的条件都要有田有地有宅舍,而且入门后必须是原配夫人。

由于麦芽姑娘各方面的条件都太过优秀了,加上择偶条件又过于严苛,富贵人家她又高攀不上,贫穷人家又没条件高攀她。慢慢的、上门提亲的人就没了踪影。开始的时候、遇事极有主见的蓝鹊夫人并不怎么当回事,认为自己的闺女要样貌有样貌,要能耐有能耐,理想的好人家找上门来是迟早的事。随着时光的流逝、眨眼就过了四五年,岁月不饶人啊!正所谓女大不中留,家中留下个嫦娥仙女搬的大美女总不嫁出去,时间一长总会引起一些“好事者”的闲言碎语。闺女到了这搬年纪还没等到有什么好人家来提亲,蓝鹊夫人开始急了,只好放下身段主动请媒婆为闺女默识相亲对象。

已经收了蓝鹊夫人茶礼的媒婆喜滋滋地颤动着浑身肥膘挪动到到慕容府、经一番如簧巧舌后,轻松地又多收到了份茶礼。现在、慕容夫人提出要亲自去三眼井村一睹麦芽姑娘芳容,她立马开心得像个皱皮柑似的胖脸堆满了一个又一个疙瘩,蛤蟆似的大嘴巴一裂道:夫人有令、老妞理当鞠躬尽瘁!

当时做媒的惯例都是只收一家茶礼的,这媒婆为了得到更丰厚的酬金、真够拼的!在慕容家一出来就驮着一身肥膘屁颠屁颠地跑到了田家大肆地鼓吹道:恭喜田老爷、田夫人!贺喜田老爷、田夫人!你们托老妞办的事、经老妞磨烂了几双鞋底,跑遍了方圆百里的几拾个村寨,终于得到了老天爷的怜悯,也是由于令媛的姻缘得到上天的福佑,前两天让老妞探知隔壁镇戚家庄的慕容家三公子还处单身。于是、老妞不敢怠慢,经作天亲临戚家庄一探虚实,果然有位慕容举人公的三公子慕容炯还未婚取。田夫人:你还不知道吧?慕容家族可是在这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呀!他们一家父子四人、老子是举人公,仨儿郎是秀才、爷儿四个都有皇粮可吃。特别是这位三公子慕容炯,拾二岁就考上了秀才、在戚家庄一带素有神童之称。以上说的只是关于慕容家的冰山一角,以下老妞就给田夫人唠嗑一下慕容家的具体情况吧:慕容举人公有一妻一妾、育有三男二女,老大老二和两闺女都已成家,就剩令举人公俩老牵肠挂肚的小儿郎慕容炯了。在财产方面、慕容举人公名下有良田三百多亩,另有一座占地两亩多的“慕容举人公学府”用于施教天下英才,庞大的四合院大宅里馆舍就有拾数间之多。田夫人:这么好的亲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别错过了!老妞是费了不少唇舌才将你们两家的事情撮合好的。不过、为人谨慎的慕容夫人提出要亲自目睹过麦芽姑娘的芳容后才愿作最后定夺。老妞没请示您的尊意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如果您没异意、事情就这么定了,请田夫人准备一下、让麦芽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妞明早辰时就领慕容夫人造访贵府。

如果慕容家真的如妗姐所述得这么完美,我家麦儿有福了!小妹我就此谢过妗姐。若是我家麦儿真能嫁入像妗姐所说那样的豪门大户,小妹这相还有辛劳银酬谢。但是、妗姐可否介绍一下这位似乎各方面都近乎完美的慕容三公子;春秋几许、贵体可安康否?

哎呦!你看我这老妞记性!都把这么关键的事差一点给忘了。田夫人:这位慕容三公子确实如您所说的一样;各方面都是非常完美的,之所以成为“钻石黄老五”纯粹是为了考取功名所至。田夫人你有所不知这位慕容三公子志向有多么的远大,他曾经立下不步入会试殿堂不言取妻的誓言。如果不是俩老非要他先取妻再博取功名,他的婚事还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呢!田夫人:虽然他年龄大了点,如今都已年近四拾了,但身体绝对是棒棒的。至于智力方面田夫人就更不用多虑了,这位慕容三公子三步一词、五步一诗素有天才美誉。田夫人:这下您放心了吧?

经媒婆两家这么一鼓吹、慕容家得到了一位冰雪聪明才智过人兼艳寇群芳的贤淑好姑娘,而田家则认为终于等到了一位有着才雄势大做家庭背景的“金龟婿”,最终、相方家长对彼此都非常满意。就这样、一个只有七八岁生活自理能力的“读书天才”与一位聪明才干过人的美貌姑娘结成了一段旷世奇缘。

慕容家与田家的这宗亲事,慕容家可捡到个宝占了大便宜,而田家聘婷秀雅的麦芽则嫁给一个只会念之乎者也的巨婴,实在是亏大了。这也怨不着别人,蓝鹊夫妇也是到戚家庄慕容家亲自审视过慕容炯的。由于蓝鹊是在知府家长大的,见过一些世面,看到慕容炯虽然年纪大点,但有一派文人雅士的风度非常满意。当然了、没有人会想到要考察未来女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认为闺女嫁了主好人家、悬挂已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殊不知、拜过堂木已成舟后,闺女的前程说有多迷惘就有多迷惘,说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麦芽入了洞房后发现、看起来风度翩翩的慕容阔少啥啥不会,只会孔子日、孔子日那套“知乎者也”的瞎道道。想跟他亲近一下还惊慌失措地一个劲说:男女授受不亲,我的天啊!这是啥人啊?授受不亲还怎么生娃呀!不是个傻子吧?想到这、以为自己嫁了个傻子后悔死了。正当她深感被命运无情捉弄得前程一片灰暗的时候 ,万般无奈之下努力克制住极度悲观的情绪,尝试看能不能与眼前这个即将和自己同床共枕的“傻子”再深入沟通一下。通过这么一番尝试,令她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看似神经不正常的夫婿不是个傻子,而只是个满腹经纶的书呆子。

不是个傻子就好办了,心灵手巧的麦芽姑娘随即尽量放松之前由于羞涩所形成的紧张情绪,并和蔼可亲地问:二更已过、夫郎何以不上坑来在为妻的被窝里暖暖身子?她知道、再不把严肃庄重的气氛缓和下来,自己每说一句话都会把书呆子丈夫吓倒的。所以、她一改古代女子入洞房的那种矜持,以拉家常搬轻松自如的交流方式,将读书读成书呆子的丈夫回复到正常的生活上来。

小生不敢!小生不敢对仙容美貌的娘子无礼。从小在家教非常严苛的管制下,稍微眼神窥视一下家里年轻婢女都会被既是父亲又是先生的一番斥责的。因此、从来不敢对家中的丫鬟侍女有任何思想杂念。

娘子恕你无罪!上坑来吧。麦芽以为她这样一说、这书呆子夫婿就会屁颠屁颠地感激涕零爬上床来的了。哪知道这书呆子脸上泛过一阵兴奋之情后左顾右盼,一副焦虑的样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就问:夫郎何以还不上坑、嫌弃为妻貌丑?

非也!非也!娘子艳寇群芳,小生岂有此念?只是小生还没宽衣不敢造次,请问娘子能否允许小翠儿进来为小生宽衣?

小翠儿何许人也?原来她就是慕容府一位三拾多岁、已侍候了慕容炯二拾余年的老侍女。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又有耐心,兼且为人善良生活作风正派,因此在她拾六岁时被老夫人调去接替当时已年过三拾的筱竹丫鬟当慕容炯的保母的。这二拾年来、她侍候慕容家三少爷这个“巨婴”不可谓不体贴入微。在学堂、她充当慕容炯的书童,随时根据需要提供服务。回到家、慕容炯的起居饮食就由她一手操持,任劳任怨二拾年如一日。一直以来、每晚都是由她把坑烧热,自己尝试过温度正合适才给三少爷宽衣解带上床安歇,然后静待主人熟睡后再去收拾书房的文房四宝。今晚慕容炯没见小翠,就不知道该如何上床睡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