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要养成留心事物的习惯,勤于保留自己的真情实感,并能在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作为中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有计划地让孩子写完整的、具体的句子,并且要保证关联性,接着在围绕中心有顺序、有层次写一个段落,在课堂中贯穿一些写作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过渡到五年级时写出一篇中心深刻、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内容充盈、文字顺畅的作文打好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结合本班的基础情况,利用三、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1、在观察中寻找写作源泉
2、主动搜集热点信息
3、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培养兴趣
4、先体验,后练笔。
让学生用真实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发展的规律。先让学生去发现自己所要写的事物的秘密,有些实际可操作的活动就可让学生认真做一遍,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其中一定要有自己对经验中的一些感受,教师要指出说的不够具体的地方,认识有所偏差的地方,指导其改正。最后方可落实到笔尖,这样就会感到简单一些,要想观察事物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因为所有思维的来源都来自于生活,学生感到亲切,写作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学到写作方法,积累到选材技巧。
二、丰富语言,深化写作兴趣
1积累语言文字,为习作做准备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汲取优美语言,应开展各项活动,持续延伸学生的兴趣,在大课间活动上课的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背诵摘录的好词好句,每周五评比,积少成多,长期坚持,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把这些词句运用自如了。这样就能使习作教学有所效果,将学生被动的写作需要转化为内在的、自发性的东西。
2在书中寻找习作的乐趣
孩子的生活经历受现实条件限制,引导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幸福地遨游,让孩子们找寻到写作的乐趣。除了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经历一些丰富的体验外,大多数同学对生活的认知都是通过多重范围的阅读。其实,通过阅读也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加强对生活的独到认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能说明这个道理。读书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提高。每次孩子读完书,我都鼓励让他们相互谈谈自己从书中学到的东西,不仅锻炼了交际能力,同时也分享了这本书。想要让孩子深刻地了解周边的人或物,拓宽视野,就让他们尽情地阅读吧,不断地就能体会到祖国文字渊源流长的文化底蕴。阅读,燃点写作之火。
3多给予学生一些阅读实践时间
作为老师要把丰富学生阅读面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利用课间时间、早自习、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多听故事,使孩子直接获取别人的生活经验,体验到另一种想象不到的美;他们阅读的书籍都是切合本组课文我精心推荐的书目,读起来容易理解,且能培养较好的语感。阅读的目标是为了流畅完成习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改编或续写,可以改中心内容,重新设计文章故事情节,改变主人公命运,也可重写开头、结尾。这些训练,对一些后进生来说也是可实施的。隔上一段时间,班里可举办一次小小故事会,评出最佳编剧奖,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三、有条理训练,保持写作兴趣
第一阶段,让孩子大胆地创作。不规定主题,不要求文体,不限制内容,教师只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思路,这时候就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四年级上册有一篇童话故事是《神奇的小木偶》,课后有一个小练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小木偶离开小镇后又去了什么地方,又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故事?由于学生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文章中小木偶的故事也的确吸引着他们,所以他们就清楚地知道小木偶的神奇之处,所以从这点出发,学生就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猜测出很多种版本的木偶故事,这样就由点及面,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比较扎实地训练。毋庸置疑,故事中含有童话色彩,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二阶段,让学生自主选择写。老师可预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反馈。如在《爱在人间》的作文课上,教师除了播放父母爱护孩子、同学间互相帮助、老师关爱学生的镜头外,还可以在网上下载汶川地震时解放军叔叔,白衣天使们拯救灾民的画面和材料。这样就让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加宽广,使他们的认识更贴近社会,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创作出个性的作品。
第三阶段,让学生天天练。这一阶段可以加大训练的次数,明确练笔的要求。这种训练还是较自由的:(1)时间的不固定性。在自己情感最饱满的时刻——课间时间,明媚的早晨,闲散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等都可以。当思绪迸发,就迅速提起笔,顺其自然地把情感铺于纸张之上。一个个生命力的字眼,闪耀着无尽的光芒。(2)内容的任意性。这个时候孩子就是插上翅膀的梦想家,他们来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学生可以张扬地书写小情感、读书心得、花草树木、家庭碎事、校园见闻、生活喜事、国际大事等。(3)情感的真诚性。它的价值在于这是“我”独有的酸甜苦辣,重点在于内容,不在与形式,情感与文字的交融必定会达到一个和谐的层次。(4)作文的习惯性。像这种随笔内容,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有所感悟,有所抒发,学生现在就是文豪,每一份感悟都具有原创性。养成了随手写的好习惯,其实也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可以充实文本,把相似的语言材料糅合在一起,让它变成四百字左右的命题作文。
四、积极鼓励,增强习作兴趣
1、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手脚
2人人都是老师,师生讨论修改作文。
首先教师把全班的作文整理一遍,按不同类型分类,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投影到幕布上,让学生仔细评读,师生共同分析本次习作目标在这篇文章中是否达成。找出好与差的地方,进行学习与修改。教师一一总结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接着,同桌间就互想修改作文,然后拿给老师看,比一比看谁修改得好,对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经过几次训练后,学生就养成了自己给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并且因为想要体验修改作文的成就感,同学们更愿意写作文了。
3多肯定,少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