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管】十年大数据解读资管业变迁:保险资管、公募基金暂居一二债牛推动银行理财再度“崛起”

(2024-08-18 10:53:19)
标签: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资产管理发展历程现状

2023资管行业总体规模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资管】十年大数据解读资管业变迁:保险资管、公募基金暂居一二 债牛推动银行理财再度“崛起”

2024年08月1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周炎炎

2024年是个观察资管行业的绝佳时间点。2004年银行理财于光大银行(3.220, 0.04, 1.26%)“横空出世”,距今刚好20年,而2019年年中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后应运而生,至今刚好5年。于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不同类别的资管机构而言,中国的经济环境和资管生态几经变迁,行业逐步向着规范化、透明化、净值化演变。

2023年是中国资管业发展稳中有进的一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的态势,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同时也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国内经济稳定回升但基础不稳固等挑战。传导到投资端,债市自2022年11月波动之后不断修复且实现“长牛”,助力以固收筑底的资管产品如银行理财、信托、债基等在2023年规模扩大、收益率反弹,而权益市场则长期低迷,以权益资产作为主要投向的资管产品,比如公募私募基金中的权益基金、券商资管中的投向权益市场的资管计划等则纷纷折戟。至2024年年中,债市仍维持长牛,权益市场在年初震荡回升,在年中僵持在2900点上下,基本维持了2023年的市场格局。

资管市场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实施,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业务运作,防止不规范产品无序增长和风险累积;2023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有助于充分反映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及理财产品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监管架构改革也在深刻影响着资管业的发展。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6月,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赴上海调研时指出,银行保险资管机构要按照坚守定位、回归本源、市场导向、差异发展的原则,大力培育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治理水平,强化专业能力建设,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

再来看看资管业目前的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末,开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银行有262家,理财子公司31家(浙银理财虽然获批但尚未开业),保险资管公司35家,信托公司67家,开展券商资管业务的公司147家,公募基金公司148家,社会私募更是数以千计。

本文选择规模与份额、资产配置、报酬及收益率三大维度,将各类资管机构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试图勾勒出近十年大资管生态变迁图谱。

【资管】十年大数据解读资管业变迁:保险资管、公募基金暂居一二债牛推动银行理财再度“崛起”


截至2023年末,中国资管行业总体规模达139.09万亿元(部分资管产品系嵌套产品,含重复计算)。这一数据较上一年增长了3.45%,而此前2022年呈现负增长(-0.10%)。这说明2023年“存款搬家”的效应再度出现,在2022年上半年的权益市场波动和下半年的债市大波动之后,企业和居民的投资理财亦有所回升。




资料来源:

十年大数据解读资管业变迁:保险资管、公募基金暂居一二 债牛推动银行理财再度“崛起”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8-16/doc-inciuivq1116868.shtml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资产管理发展历程现状  2023资管行业总体规模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