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的影响

(2022-03-24 12:48:26)
标签: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的影响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在经济放缓、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银行业的态加快发展、监管优化调整的背景下,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从深度和广度上实现转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一、商业银行理财发展现状

2015年,转型和创新成为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抢先布局互联网金融、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发展综合化经营等愈来愈成为转型创新的重要内容。投行、理财、托管等中间新型中间业务的轻资产特征契合了当前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在打造“轻型银行”、集约化银行“和实现”服务升级“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愈显重要,各商业银行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投行、理财、托管等新型中间业务,着力建立更加具有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2004年,我国首款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起,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业务规模、产品创新、风险控制和业务转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理财资金在支持袱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了可观的财产性收益。2015年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理财收入增加的原因在于各商业银行抢抓“大资管“机遇,增强对市场的研判,积极创新新型定制产品,不断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实现理财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型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平均占比25.27%,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3.77%,依托自身专业、技术和人才等比较优势,大型商业银行在该业务发展的优势略有显现。

利率市场化深入,互联网技术应用和资本市场对对银行的资金分流加强,传统理财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5年存贷比取消,使冲存款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动力减弱;大额存单不断扩大发行,一定程度上抗压了同质性理财产品的份额。理财产品的发展更是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各商业银行加快了理财业务转型的步伐。管理与运营方面,部分商业银行进行了事业部改革,成立了独立的资管子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和空间,增强竞争力。产品创新方面,在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类型和投资标准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创新,先后推出增盈保本型、慧盈保本型、开放型将会型和互联网理财产品等产品,产品设计将更加贴近客户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自上而下改变众多储户的理财习惯。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下,银行理财产品对收益率的要求较高,但高收益率的资产途径直莱越窄,导致商业银行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发不出去,高收益的产品又很难得,理财收入难以显著增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类产品的影响首先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种在线类理财产品的热销对传统金融机构小额账户沉淀资金的冲击。虽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小额账户的短期存款需要支付与大额账户基本相同的账户管理费用,但在金融资源争夺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短期小额账户的存款对商业机构而言是最为廉价的资金来源,也是中小型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原本投资渠道受到压抑的各种账户沉淀资金找到了方便、快捷、基本没有门槛限制的投资渠道,虽然在投资理财策略上,”余额宝“与商业银行发放的各种理财产品基本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大量实时金融交易的特点导致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在短期获取大量的资金注入,并且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的资金使用成本很低,这样就为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为投资者获取相对高额的报酬提供了条件。

基于互联恟平台的各种投资理财通过金融业务模式和操作模式的创新在用户体验上对传统的金融服务形成了冲击。这种冲击从长远上更不利于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形成竞争关系。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者能够随时关注基金收益,也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并且“余额宝“们还和各种金融机构形成了合作关系,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能够对投资产品实施赎回操作,其投资的交易成本降低到极低,而相比传统金融业的理财产品,在产品的定制、产品的销售以及产品的赎回等各项操作上,均难以作到投资者的实时参与和信息反馈,也不能使投资者随时能够了解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所以在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度上,传统金融的投资理财业务难以和互联网金融相提并论。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理财业务还对商业银行代理手续费收入造成了不利影响。因为传统条件下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的销售受制于销售渠道的限制,一般是委托商业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进行销售,通常条件下,商业银行代理基金的收费在0.5%~1%之间,代理保险的收费在2%~3%之间,作为无风险的中间业务收入,近年来一直是各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重点,虽然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投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能够获取部分支付手续费作为补偿,但是费率平均只有0.2%~0.5%,从总体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为负面。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处理的技术优势和实施信息反映的服务优势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投资理财产品,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优势,传统金融模式下需要人工参与,需要多重数据处理流程的用户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在互联网条件下呆以随时实施,而且通过大数据处理能够预先发掘投资者的需求,引导行业潮流,这些都是传统金融模式可望不可及的业务操作模式。

资料来源:

范大路  傅春乔  武安华著  《新金融新变革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6年9月  P133-135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