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012】中国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1】
(2022-03-20 11:59:02)
标签: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中国普惠金融参与主体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 |
普惠金融【012】中国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1】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在中国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金融服务的传统金融机构与面向特定人群提供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的民间金融组织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这些官方和民间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实践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可行之路。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大体有两类: 第一类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三家机构,是普惠金融直接的资金提供者。其中,农业发展银行专门从事农业政策性银行,到目前为止已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类是政策性担保机构。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经营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转变财政资金支农方式,开始筹建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将2015~2017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中农资综合补贴20%的存量部分,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增量资金,作为注册资本金,成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用于支持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5月,国家层面正式组建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移称国家农担),为省级机构分险增信,构建完整的专门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担保、再担保组织机构体系,截止到2017年年末,国家家担已到位资本金100亿元。在省级层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向市县延伸业务分支机构,直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目前,已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成立省级农担公司、110多家分支机构,省级农担公司总注册资本金400亿元。截止到2017年年末,全国农业信贷提保体系累计为40 000余个农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担保总额起过700亿元。2017年末,为1 300多个农业项目提供了再担保服务。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由中央财政发起、联合有意愿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期募资不低于600亿元,采取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省开展融资担保业务。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的发展,也有利于让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同时有利于弥补市场不足,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18年5月末,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先后发布公告,出资入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银行参与。银行参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交地有助于形成银行与融资担保基金共担风险的模式,提升“银、担“合作的商业可持续性。据财政部初步测算,未来三年内,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5 000亿元左右,约占现有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四分之一。 资料来源: 李扬,叶蓁蓁主编,曾刚,贺霞副主编.《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8(7):031-046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