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企业会计【008】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2】

(2021-05-20 18:44:20)
标签:

单位定期存款业务核算

单位活期存款利息核算

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金融企业会计【008】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2】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单位存款,又称对公存款,包括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等。

一、单位活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金融企业会计【007】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yge.html

二、单位定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定期存款按照自愿原则,存期分为3个月、半年、1年、2年、3年、5年6个档次。起存金额为10 000元,多存不限,定期存款一律记名,到期取款只能转账,不能支取现金。单位定期存款一般不能提前支取,过期支取的过期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定期存款不能流通转让。

(一)单位定期存款存入的核算

单位定期存款可以采用现金存入和转账存入两种方式。现金存入时,应填制单位定期存款缴款凭证。连同现金一起提交银行;转账存入时,应填制转账支票,连同进账单(一式二联,收账通知联和贷方凭证联)一起提交银行。柜员审核无误并收妥款项后,使用相关交易办理定期开户和款项存入,打印记账凭证和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柜员在证实书上签章并加盖业务公章后,将证实书、进账单回单(即收账通知联)交存款单位,证实书第一联、进账单贷方凭证作记账凭证附件。

现金存入时,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现金(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单位(本金)

转账存入时,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XX单位(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单位(本金)

若柜员实际收到的款项与吸收存款的本金存在差额,则将差额借记或贷记“吸收存款——利息调整”科目。现行实务中,商业银行吸收客户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即为吸收存款的本金,且办理存款业务一般不会发生交易费用,因此,吸收存款初始确认时一般不考虑利息调整。

【例3.3】中国工商银行马连道支行的客户中信公司,2019年8月25日签发转账支票80 000元,将活期存款转为半年期的定期存款,存入时挂牌的半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该商业银行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中信公司  8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中信公司          80 000

(二)单位定期存款利息的核算

1.利息计算的公式。

单位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采用逐笔计息法,即在支取时,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逐笔计算利息,利随本清。

(1)计息期为整年或整月时,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2)计息期有整年或整月,又有零头天数时,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3)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时,计算公式为:

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上述(1)、(2)公式中的年(月)数,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2)公式中的零头天数按”算头不算尾“的方法计算实际天数;(3)公式中的实际天数,即每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年),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前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遇存款到期日为该月所没有的日期,则以月末日为到期日。比如,5月31日存入半年期定期存款,到期日应为11月30日;8月29、30、31日存入半年期定期存款,到期日均为次年2月28日(闰年为29日);2月29日(系月底日存入)存入半年期定期存款,则应以同年8月29日为到期日。

2.利息计算的有关规定。

(1)单位定期存款在原定存期内的利息,按存入日(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息,存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2)单位定期存款全部提前支取时,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不分段计算。

(3)单位定期存款部分提前支取时,若剩余定期存款不低于起存金额,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不分段计息),未支取部分按原存期及到期日另开新存单,到期时按原存款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利息;若剩余定期存款低于起存金额,则对该定期存款予以濑户,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不分段计息)。按规定,单位定期存款部分提前支取只能办理一次。

(5)单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若为节假日,可于节假日前最后一个营业日办理支取手续,银行扣除提前支取天数后,按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利息。节假日后支取的,按逾期支取计算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的核算。

约定存期内资产负债表日即每月月末计提利息时,分以下同种情况:

(1)对于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单位定期存款,按照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支出,按照合同本金乘以存入日(开户日)挂牌公告的相应档次定期存款利率(即合同利率,换算为月利率)计算应付利息,差额计入利息调整。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借或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单位(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

(2)对于其他期限的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和应付利息均按合同本金乘以存入日(开户日)挂牌公告的相应档次定期存款利率(换算为月利率)计算。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

【例3.4】2018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学院路支行收到甲公司签发的转账支票一张,金额为500 000元,要求转存2年期的定期存款,当时银行挂牌公告的2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68%。甲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到期支取本息。为了简化计算,假定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学院路支行于每季季末计提利息。不考虑其他因素。

吸收存款初始确认金额=500 000元。

设吸收存款的实际季利率为IRR,根据公式

V=CF1/(1+IRR)1+CF2/(1+IRR)2++CFn/(1+IRR)n

500 000=500 000×(1+2×4.68%)/(1+IRR)8

则IRR=1.125%

由计算结果可知,吸收存款实际季利率IRR=1.125%,与名义利率1.17%(4.68%/4)不相等。银行办理吸收存款业务时,虽然没有发生交易费用和溢折价,但是由于实际付息周期(到期一次单利付息)与计息周期(按季)不相同,因此,其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不相等。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和存款摊余成本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期初摊余成本

利息费用(1.125%)

应付利息(1.17%)

利息调整

现金流出

期末摊余成本

20180101

 

 

 

 

 

500 000

20180331

500 000

5 625

5 850

225(借)

 

505 625

20180630

505 625

5 690

5 850

160(借)

 

511315

20180930

511 315

5 750

5 850

100(借)

 

517 065

20181231

517 065

5 815

5 850

35(借)

 

522 880

20190331

522 880

5 880

5 850

30(贷)

 

528 760

20190630

528 760

5 945

5 850

135(贷)

 

534 705

20190930

534 705

6 015

5 850

95(贷)

 

540 720

20191231

540 720

6 080

5 850

230(贷)

 

0

合计

 

46 800

46 800

0

546 800

 

根据上表数据,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学院路支行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18年1月1日,办理甲公司定期存款存入业务时: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甲公司   50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公司              500 000

(2)2018年3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5 625

    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甲公司(利息调整)225

    贷:应付利息——甲公司                                        5 850

2018年6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参照上述(2)。

(3)2019年12月31日,办理甲公司到期支取本息业务时: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甲公司(本金)500 000

    贷:应付利息——甲公司                      46 800

        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公司                     546 800

【例3.5】承【例3.3】,中信公司的存款为2019年8月31日以前存入,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则2019年9月30日商业银行计提利息费用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应计提的利息费用=80 000×1×2.25%/12=150元。

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150

    贷: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           150

(三)单位定期存款支取的核算

1.到期支取。

单位定期存款到期,存款单位应将证实书加盖预留印鉴,连同进账单一起提交银行。银行柜员审核无误后,使用相关交易办理支取。交易成功后打印记账凭证、证实书和单位存款利息通知单,将证实书和进账单贷方凭证联作记账凭证附件,单位存款利息通知单、进账单回单交存款单位,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户(本金)

    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XX户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XX户

2.提前支取。

单位定期存款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但若办理部分提前支取,则以一次为限。部分提前支取时,若剩余定期存款不低于起存金额,银行根据前支取的规定计算利息,办理支取手续,并为定期存款剩余金额开具新存单;若剩余定期存款低于起存金额,银行根据提前支取的规定计算利息,并对该项定期存款予以清户。

(1)全部提前支取。在办理单位定期存款全部提前支取时,银行应根据提前支取存款利息的有关规定,计算单位定期存款全部提前支取利息,并在证实书上加盖“提前支取”戳记,其余手续和账务处理与单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相同。

(2)部分提前支取。在办理单位定期存款部分提前支取时,若剩余定期存款低于起存金额,银行应根据提前支取存款计算利息的有关规定,计算单位定期存款部分提前支取利息,填制利息清单,并采取满付实收、更新新证书的做法,即视同原证实书本金一次全部支取,对实际未支取的部分按原存期、原利率和到期日另开具新证实书。

柜员使用相关交易办理部分提前支取,打印原证实书、新证实书、单位存款利息通知单和记账凭证。柜员在新证实书上签章并加盖业务公章,原证实书、进账单、新证实书第一联作记账凭证附件,新证实书、存款利息通知单、进账单回单交存款单位。办理部分提前支取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户(全部本金)

    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提前支取部分的利息)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XX户(全部本金+提前支取部分的利息)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XX户(本金)(留存本金)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XX户(本金)(留存本金)

【例3.6】承【例3.3】假设中信公司由于急需资金,于2020年2月1日提前支取本金30 000元,假设2020年2月1日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72%。

要求:编制中信公司定期存款部分提前支取的会计分录。

2020年2月1日部分提前支取时,计算利息及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利息=30 000×160×0.72%/360=96元。【注:2019年8月25日存入银行,存期为160天,按实际存款天数计算】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80 000

    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户          96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80 096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5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50 000

3.逾期支取。

单位定期存款若逾期支取,银行除计算到期利息外,对逾期部分还应根据逾期的本金和逾期存期,按逾期支取存款利息计算的有关规定,计算应付利息,其办理手续和和账务处理与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支取相同。

银行在办理单位定期存款的支取手续时,若单位定期存款转入的收款单位在本行开户的,应先将定期存款本息转入该存款单位的单位活期存款账户,然后再按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

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单位要求续存,则应结清旧户,并按开户手续另开新存单,其办理手续和账务处理与前述定期存款到期支取和存入相同。

【例3.7】假设中信公司在某商业银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100 000元,为2018年12月28日签发 转账支票存入,存入时年利率为2.52%,申达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来行支取。2020年2月10日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72%。

要求:编制该公司逾期支取单位定期存款的会计分录。

2020年2月10日该公司来行支取时,计算利息及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原定存期内利息计算采用”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计息公式计算;逾期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利息=100 000×1×2.52%+100 000×44×0.72%/30=2 608元。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中信公司          100 000

    应付利息——单位定期存款应付利息——中信公司户  2 608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102 608

 

资料来源:

刘学华.《金融企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20(1)第3版:29-60.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