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064】商业银行贷款后续计量

(2021-04-18 14:32:19)
标签:

商业银行贷款后续计量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商业银行会计实务【064】商业银行贷款后续计量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一、贷款利息的计算

一)贷款利息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除了贴现贷款可以在贴现当时一次性计算并全额扣除外,其他贷款利息需要定期计算:

1.短期贷款利息的计算原则。

贷款按季度结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20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2.中长期贷款利息的计算原则。

中长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利率实行1年两定或按季浮动(根据借贷合同约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1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之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合同的期限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中长期贷款按季度结息,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3.展期逾期利息的计算原则。

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的,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计息。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的,分段计息。对逾期贷款或挪用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贷款也可按月)计收复利。如一笔贷款既逾期又挤占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

(二)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贷款利息计算按结息期不同,分为定期结息和利随本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定期结息。

1.定期结息的计息方法。

定期结息是指银行在每月或每季度末月20日营业终了时,根据贷款科目余额表计算累计计息积数,登记贷款计息积数表,按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定期结息的计息天数按日历天数,有一天算一天,全年按365天或366天计算。自头不自尾,即从贷出的那一天算起,至还款的前一天止。

2.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

利随本清是银行按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于贷款归还时收取利息的一种计息方法。利随本清计息方法对于贷款天数的计算,采用对年按360天,对月按30天,不满月的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自尾。其利息计算公式为:

利息=本金×期限×利率

【例7.1】某商业银行于2013年4月8日向国美电子商场发放一笔贷款,金额30万元,期限6个月,月利率4.35。假设该笔贷款于同年1028日归还,采用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计算银行应收的利息。

到期利息=300 000×6×4.35=7 830元。

逾期利息=300 000×20×2.1=1 260.00元。

应收利息合计为9 090元。

银行收回贷款时,应根据计算的利息,编制逾期贷款利息通知单或特种转账借、贷方传票,从借款单位账户收取利息。

3.逾期贷款的计息方法。

贷款发生逾期,逾期部分应先按合同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计收到期贷款利息,逾期金额应自转入逾期贷款账户之日起,将利率改按规定的比例计收罚息。

【例7.2】某银行于2012年3月5日向虹美百货发放贷款一笔,金额260 000元,期限3个月,月利率4.35。该笔贷款于同年713日归还,其利息计算为:

到期利息=260 000×3×4.35=3 393.00元。

逾期利息=260 000×38×2.1=2 074.80元。

应收利息合计为5 467.80元。

二、贷款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银行按季计算贷款的应收利息,贷款利息当期实际收到时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90天(含90天)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逾期90天(不含90天)以后,应专设表外科目核算,实际收回时再计入当期损益。

(一)正常及逾期90天以内贷款利息的核算

1.按照规定程序计强求当期利息,并于当期收到利息时:

借:吸收存款——XX户

    贷:利息收入——XX利息收入

2.按照规定程序主结当期利息,当期未收到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以后收到利息时:

借:吸收存款——XX户

    贷:应收利息

(二)逾期90天以上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

当贷款的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应转入”非应计贷款“账户单独核算,以便通过分类明细账考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具体质量态势。

当应计贷款转入非应计贷款时,应将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收利息予以冲销。从应计贷款转入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应首先冲减本金,本金收回后的部分则确认为当期的利息收入。逾期90天以上应收未收利息应专设表外科目核算。

当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贷款——非应计贷款——XX借款户

    贷:贷款——应计贷款——XX借款户

最后收回贷款本金与利息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

    贷:贷款——非应计贷款——XX借款户

        应收利息——XX利息收入户

    利期收入(按其差额)

三、银行贷款的后续计量

根据CAS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两项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只有当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相关很小时,商业银行才可以采用名义利率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一)摊余成本法与实际利率法

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已偿还的本金,加上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之间的差额进进行摊销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

(二)银行贷款的后续计量

例7.3】某商业银行2012年1月1日向新天地发展有限公司发放5年期50 000 000元贷款。合同利率10%,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0.53%。贷款每年收息500万元。

根据实际利率与摊余成本来进行贷款的后续计量,如下表:

实际利率与摊余成本法下资金流程态势表(单位:万元)

年度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息(10.53%)

现金流入

期末摊余成本

20120

5 000

526.50

500

5 026.50

2013

5 026.50

555.79

500

5 055.79

2014

5 055.79

588.16

500

5 088.16

2015

5 088.16

623.95

500

5 123.95

2016

5 123.94

663.50

500

5 163.40

根据现金流量规律计算实际利率:

500×(1+R)-1+500×(1+R)-2+500×(1+R)-3+500×(1+R)-4+(500+5 000)×(1+R)-5=5 000

计算得:R=10.53%

各年度会计处理如下:

2012年1月1日,发放5年期中长期贷款50 000 000元,为期初摊余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贷款                     50 000 000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XX存款户         50 000 000

第一年年终,按照实际成本法计算年终摊余成本:

本金(50 000 000)+实际利息(50 000 000×10.53%)-合同利息(5 000 000)=摊余成本(50 265 000),以下同理。

因此,2012年年末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265 000元,编制当年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265 000

    贷:利息收入                               5 265 000

2003年初,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265 000元,计算其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

50 265 000×(1+10.53%)-5 000 000=50 557 900元。

因此,2013年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557 900元,编制当年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557 900

    贷:利息收入                             5 557 900

2014年年初,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557 900元,计算其年终贷款的摊余成本:

50 557 900×(1+10.53%)-5 000 000=50 881 700元。

因此,2014年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881 700元,编制当年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881 700

    贷:利息收入                             5 881 700

2015年年初,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0 881 700元,计算其年终贷款的摊余成本:

50 881 700×(1+10.53%)-5 000 000=51 239 500元。

因此,2014年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1 239 500元,编制当年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1 239 500

    贷:利息收入                             6 239 500

2016年年初,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1 239 500元,计算其年终贷款的摊余成本:

51 239 500×(1+10.53%)-5 000 000=51 635 000元。

因此,2016年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1 635 000元,编制当年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1 635 000

    贷:利息收入                             6 635 000

2016年年终该贷款的摊余成本为51 635 000元。

如果借款人能够按照规定期限如数归还,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              51 635 000

    贷:贷款——本金                                   50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1 635 000

【需要特别注意:上述会计处理为原教材中的内容。如果按此处理,2012年至2016年期间各年度分别确认的“贷款——利息调整”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分别为265 000元、557 900元、881 700元、1 239 500元和1 635 000元,合计4 579 100元(忽略计算误差),矛盾的是2012年确认该项贷款业务发生时并未确认“贷款——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发生额,由此将导致第五年末时”贷款——利息调整“科目余额无法为零,从上述分录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另外,2016年末如期归还贷款时,教材中的分录”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方发生额为1 635 000元,只是2016年当年确认的金额,并未涉及前4年的利息调整金额,也将会导致2016年末时”贷款——利息调整“科目无法为零。】

如果第5年12月31日前有客观证据表明新天地发展有限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银行认定该贷款发生了减值10 000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10 000 000

    贷:贷款——本金                           10 000 000

第五年末收回贷款的摊余成本41 635 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          41 635 000

    贷:贷款——本金                               40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1 635 000

 资料来源:

王保平,金鑫,柳元首著.《商业银行会计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6)第1版:227-2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